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孙丽丽 转化科技成果的“手艺人”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孙丽丽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多领域技术创新与集成放大应用。主持建成我国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和我国最大海外合资炼油工程等标志性重大工程,为石化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走出去”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6-11 07:53

王桂根 李 腾

“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国家发展的需求,深入洞察行业转型的痛点,找准问题才能开好‘药方’。”夜色已深,孙丽丽院士依然在带领团队打磨研究报告。那些直指“卡脖子”的技术攻关和字斟句酌的咨询建议,就是在这一个个“秉烛夜谈”中落地生根。

孙丽丽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对接国家需求。42年来,从石化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到炼化流程再造与多能耦合利用,再到智慧能源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孙丽丽突破核心技术,在多项国家部委和集团的重大科研专项及战略咨询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项目中,孙丽丽担任总负责人,创立了重油高效清洁炼化和高附加值生产新工艺,建成国际先进水平千万吨级炼厂,破解了我国缺乏劣质原油大规模清洁高效炼制技术的难题,主要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竞争力处于亚太地区最好水平。

长期以来,芳烃成套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作为工程研发设计建设总负责人,孙丽丽带领团队开发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首套芳烃装置投产后,她又主持开发了第二、三代技术,仅能耗就降低50%,带动了相关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川气东送重大工程启动后,孙丽丽担任12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净化厂项目总负责人,主持建立了工程标准体系,创新集成催化转化与醇胺吸收脱硫新工艺,开发超大型安全高效硫回收关键技术,总硫回收率超99.9%,年产硫黄210万吨,占当年全国总产量的30%,将硫化氢变害为宝,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6年,孙丽丽担任中沙沙特延布炼厂商业运营项目总经理,解决了沙特重质原油加工的技术集成应用与项目跨文化管理等重大难题,项目实现高质量按期建成投产,创了当地建设史多项纪录。该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典工程案例,并荣获普氏能源最佳工程奖,孙丽丽也因此获得中沙经贸合作突出贡献奖。

“工程师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手艺人’。”孙丽丽说。如今,孙丽丽正带领团队攻关绿色氢能发展与传统能源耦合的技术难题,以及氢能制取、储存与运输的技术瓶颈,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宜人。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