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6-13 08:50
●李 舒 刘巧钰
在南京工程公司沙特SABTANK罐区项目的会议室里,巴基斯坦籍电气工程师莫万正全神贯注地核对着电气图纸和技术规范书。这位90后工程师不仅能以流利的中文无缝对接工作,也早已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融入生活。
莫万与中国的情缘始于2013年,当时他随家人来华游览,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化的设施让他对中国产生了好感。2016年,莫万如愿考入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担任留学生辅导员助理,并参与了南京工程公司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的“一带一路”订单班培训工作。“从专业课程、技术实践到日常安排,都能感受到中国石化是一家真诚的企业。”莫万表示,这段经历促使他在完成学业后,坚定地选择了南京工程公司。
加入公司后,莫万被分配至电仪室担任见习电气工程师,首个任务是参与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负责电气专业设计说明及成品图纸的英文翻译工作,并很快熟悉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技术规范和流程。
基于在该项目积累的经验, 当公司承接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TANK罐区项目设计工作启动时,莫万迅速融入项目团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电气设计阶段,他对照中英文技术规范逐项确认设备参数;采购会议上,他在中外供货商之间架起沟通桥梁;风险评估会议之前,他精准记录了128条风险因素,协助团队完成55项风险评估,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莫万还发挥跨文化沟通优势,帮助初次来华的沙特业主管理团队解决生活难题。他协助行政主管钟若镔编制的双语版中国生活手册在项目组广泛流传,由他制作的简易就医挂号流程图、驾照办理攻略更成为外籍同事们的实用“指南”。“莫万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现在我们都叫他‘老铁’。”钟若镔对这位“特别助理”赞许有加。
2020年,中国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首条地铁在莫万的家乡拉合尔市正式通车,不仅为当地民众带来便利,更成为中巴合作的生动写照。今年春节,莫万休假时回到家乡,听到熟悉的到站提示音,他倍感亲切。
“中国制造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出行方式的升级。”望着站台上川流不息的乘客,莫万感慨道,“它更像是一座桥梁,促进了中巴文化交流。” 这也让莫万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计划把融合的力量带回项目团队,为项目顺利执行架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