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07 08:05
袁宏桥 吴 靖
7月2日15时许,冒着37摄氏度高温,刚从上海出差回来的金陵石化化工技术专家黄爱忠就一头扎进实验室,迫不及待地让助手曹红调出阴离子活性物、总活、非离子、发泡力、去污力等洗涤性能参数,急切想了解新配方的性能。作为金陵石化黄爱忠表面活性剂创新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他想早日拿出适销对路高端洗涤用品的迫切心情可见一斑。
其实,为了让全国人民洗好衣裳,从洗化产品的上游产品烷基苯,到终端“金宛”品牌液体洗涤系列产品,在这条完整的现代洗化产业链上,有一群人一直在操心、忙碌着。这一忙,就是40多年。
“一定要搞上去,关系到广大人民的需要。”1973年1月,李先念同志在轻工业部烷基苯建设批复文件上这样批示。
烷基苯是洗涤用品的关键原料,有了它去污才有活力,才能将衣服洗得更干净。只有自主研发生产烷基苯,才能摆脱洗涤原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1976年,国家为了生产烷基苯,勒紧裤腰带,花了2.68亿元人民币,从国外引进全套的工艺和设备。1980年,在南京东郊,经过4年建设,国内首个烷基苯工厂,也就是现在的金陵石化烷基苯厂建成投产。
从此,该厂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洁净之路”。而敢为人先,就是铺就这条“洁净之路”的指路明灯。
3个月与8年
2013年,一家与烷基苯厂同类型的合资工厂建成。合资工厂得知烷基苯厂使用国产氢氟酸泵,思来想去还是选购了7台英国货。开工3个月,7台酸泵陆续出现问题。前后折腾两年,全部换成了烷基苯厂使用的同类型酸泵,之后使用了8年。
合资工厂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合资工厂老板有所不知。烷基苯厂的技术积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敢为人先,先行一步。当时,烷基苯厂所在地南京栖霞尧化门的老街上,人们时常会看到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光顾当地的菜市场。她住在当地最好的宾馆,骑着一辆红色女式二六自行车,挎着菜篮子,用手势比画着买菜。外国女士接地气的举动,成为当地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新鲜事。只是,大家有所不知,外国女士的丈夫及其同事,是来烷基苯厂提供技术服务的。他们一住就是大半年,一切费用都是工厂“买单”。
国外的催化剂3个月一换,得买。关键设备配件更换,得买。开停工技术服务,得买。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装置的煤油脱蜡系统中有个叫分子筛的东西,里面的一个回转阀转子板,一年需要更换一次,每个得花1万美元。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烷基苯厂设备技术骨干樊天培,带领团队与上海一家设备厂商合作,用一年时间研发新型回转阀,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且价格只有国外的30%。该厂也成为业界第一个实现分子筛脱蜡核心装备回转阀国产化的工厂。现今,工厂运用国产分子筛回转阀已有30多年,节约外汇以亿美元计。
合资公司老板得知烷基苯厂有很多业界第一后,恍然大悟。
原来,国产氢氟酸泵由烷基苯厂设备技术骨干杨旭带领团队与一家泵厂合作开发,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工厂的需求导向,以及性能参数、关键部件材质等关键制造单元,因此使用寿命长。
消失的订单
不用愁的订单一夜之间消失了,让清洗烷基苯厂换热器的承包商来不及思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事,发生在17年前。
加氢精制系统的进料煤油中含有微量氧,工艺处理过程中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焦质,时间一长就会堵塞管道。国外的工艺在加氢精制系统有个除氧单元,一般运行不到3个月,烷基苯厂就要切出系统进行焦质清洗,清洗按平方厘米收费。每次,承包商会利用100公斤高压水枪清洗,特殊装备、全身铠甲、雾气缭绕、场面壮观。
为破局,烷基苯厂做了两手准备。
一路人马,由江闽、徐宏祥、顾文忠等技术人员负责,对流程进行革新。他们搞了一个预分馏塔进料切换清洗流程。当时有6台换热器,5台在用,1台切换单独清洗,他们把结焦的焦质通过人工的方式清洗出来。这样一来,除氧分馏塔外,基本可以达到1年的运行周期。即使这样,每个礼拜还是要清洗一台换热器,承包商订单不愁。
2008年,就在一夜之间,清洗承包商的订单却消失了。原因是工厂的另一路技术人员——许艺、王玉、刘冬等人,用时3年完成了除氧催化剂的研发,使得进料与出料的含氧量都降低了80%~90%,装置能够长周期运行,从最初的3个月一清洗变为3年一清洗。
现如今,在烷基苯厂烷一车间的墙上,有张几个人围着一个小圆铁桶的照片。原来,从2005年开始,团队进行除氧中试,这个形状怪异的小铁桶里装着的,就是除氧用的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又一次打破国外垄断,使得烷基苯厂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煤油加氢除氧催化剂自主研发及工业应用的工厂。
幸福的“烦恼”
国外同类型催化剂寿命90天,烷基苯厂出口到国外的催化剂用了234天。
2018年3月,如果不是在国外考察亲眼看到,烷基苯厂时任副厂长蔡吉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产品性能如此之好。那年,除了国内同类装置、合资公司使用这个催化剂,国外订单也纷至沓来。烷基苯厂开足马力都应接不暇,外国公司“疯狂”备货,让工厂幸福地“烦恼”着。直到2023年,这款催化剂还在与国外同类型催化剂分庭抗礼。这款催化剂是NDC系列脱氢催化剂,早在1984年就打破国外垄断,当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在业内享有盛誉。
烷基苯厂另一颗催化剂“明珠”,是在愚人节献上的一份真实礼物。2000年4月1日,该厂自主研发的双烯选择加氢工艺及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运用。原先,他们使用的国外同类型装置,既要买专利,还要买催化剂,需花费大量资金,还面临工艺复杂、催化注硫、催化剂寿命短等缺陷。该厂研发部吴佩成、许艺、王玉、刘冬等技术人员不等不靠,自主研发。双烯选择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工业化运用后,该厂烷基苯产量增加5%,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单位能耗下降,副产品焦油、重烷基苯产量大幅下降。目前,这套专利及催化剂先后运用于国内外5套装置,彻底打破国外垄断。
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亚湾核电站中微子监测项目中,烷基苯厂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了383吨特种烷基苯,作为光衰监测液体闪烁体使用。之前他们选用国内其他几家厂商生产的烷基苯作为媒介,光衰减长度不到10米,而使用烷基苯厂的产品则能达到15米以上。2025年,烷基苯厂生产的特种烷基苯光衰减长度已突破理论极限28米,达到30米。
40多年来,金陵石化烷基苯厂凭借着敢为人先的拼劲、锐意创新的勇气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为国家洗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加油助力。双烯选择加氢工艺、脱氢系列催化剂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开发成果,成功运用于生产实践。烷基苯厂获国外专利8项, 获国内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长期保持技术优势。踏上新征程,烷基苯厂将继续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沿着“洁净之路”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