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08 08:20
本报讯 6月27日10时,一辆从浙江嘉兴港区销售华东陈山油库出发的槽罐车顺利抵达镇海炼化,车内装载的24吨废矿物油完成转运交接。这标志着浙江省内首例跨地市危险废物“内部共享”业务成功落地。
废矿物油是指从石油、煤炭、油页岩中提取和精炼后,在开采、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因受杂质污染、氧化和热作用等,导致物理和化学性能改变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矿物油。据悉,1吨废矿物油变质部分占比不到10%,存在较大的资源化利用空间。
“陈山油库每年伴随清罐作业会产生五六十吨废矿物油。如何让这些废弃资源实现再利用?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着手探索内部共享流程,旨在解决危险废物处置出路窄、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陈山油库负责人张青介绍。2024年11月,销售华东联合镇海炼化、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集团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工作方案》,在省内率先打通跨地市危废内部共享通道。
该方案计划将陈山油库产生的废矿物油运往镇海炼化,通过焦化污油回炼等装置加工生产可二次利用的成品油,从而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推广价值,符合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的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
“通过内部共享,既能降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处置成本,又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仅陈山油库每年就可节约大笔处置费用,同时为利用单位节省原料成本。”随着首例危废内部共享业务的顺利完成,相关流程将以点带面逐步打通,为其他企业开展同类业务提供样板,进而提升浙江省内及集团公司内部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孟庆怡 彭形杉 夏依旦·居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