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17 08:03
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组织队员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单杠比拼。肖金丽 摄
亮点:
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通过增设健身器材、打造休闲场所、调整膳食计划,用“小改变”传递“大温暖”;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必修内容,建立四级健康提醒体系,促进业务与健康双提升;构建多维健康管理体系,以表彰激励提升员工动力。
魏园军 肖金丽 杨成杰
“咱们洋山港项目部活动室的健身器材种类特别丰富,感谢组织关怀,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7月10日,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上海洋山港项目部员工张昊龙兴奋地对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自彬说。张昊龙的心声也是该中心全体应急救援队员的共同感受。今年以来,该中心党委以“惠员工”为落脚点,对标一流健康标准,努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小改变”到“大温暖”
“以前休息时间只能在房间里看看手机,现在有了这些健身器材,大家聚在一起锻炼,热闹多了!”7月9日,该中心乙烯项目部应急救援队员们围坐在新配备的组合训练器旁,脸上洋溢着笑容。
据悉,中原油田应急救援队员们长年坚守一线,远离市区,生活相对单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该中心党委从“小改变”入手,为基层项目部增设了跑步机、台球桌等体育设施,让原本冷清的活动室变得热闹起来。同时,该中心还指导基层队站打造了职工之家、图书室、活动室等场所,让队员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放松有了更多选择。此外,该中心还根据不同地区员工的饮食偏好,调整营养膳食计划,让每名队员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从“会急救”到“懂健康”
“那天早上,我们正在训练,突然听到有人呼救……”7月10日,该中心群众工作办公室助理员杨成杰回忆起不久前一次紧急救援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幸运的是,中原油田应急救援队员们在日常培训中学会了急救技能。他们迅速对晕倒的小女孩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急救处理,为后续的送医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队员们不仅需要过硬的救援技能,更需要具备健康意识和急救能力。为此,该中心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必修内容,组织全员参加应急救援员(五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定期开展心肺复苏、包扎等应急救护培训和技能训练。此外,该中心还通过“技能实训+体能特训”双轨赛制,将业务能力提升、员工健康管理和减重减脂竞赛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技能与身体素质双提升。在健康知识普及方面,该中心建立了“中心周一例会提醒、队站每天操课提醒、班组一日三餐提醒、宿舍就寝动态提醒”的四级提醒体系,通过播放健康知识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
从“被关怀”到“有动力”
“每次生病,工会的同志都会第一时间赶来,帮我解决各种问题,让我感觉特别温暖。”不久前,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九大队员工肖一涛感慨地说。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应急救援队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工作的动力。
近年来,该中心始终将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健康文化氛围。该中心工会通过签订员工健康目标责任书、编制员工健康家属提示卡和体检提示卡,构建多维管理体系。他们还建立分级健康监测台账,实现差异化健康干预。
该中心工会干部多次奔赴外地医院,看望患病的队员,帮助解决医疗费用报销等问题。此外,该中心还设立了“健康之星”“健康管理工作先进党支部”等荣誉,通过表彰和奖励,激发队员们的积极性。
下一步,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将陆续开展体能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健康达人”评选等特色活动,让健康管理真正融入日常、化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