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榨菜保卫战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21 08:14

楚学朋

胖乎乎的玉米棒子“吐”着黑红的缨子,圆滚滚的毛豆荚沉甸甸地坠在枝头,7月7日,家住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楠木村的张远怀走在自家山田里,眼前丰收的景象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让老张高兴的,不仅仅是玉米和毛豆即将丰收。这两亩田是他用了几十年时间“攒”出来的,主要是用于种植榨菜、玉米和毛豆,还有几分地的红薯、青菜,只是榨菜轮种间隙不让地闲着而已。

13年前,这块地可没有如今的肥沃丰厚。

焦石镇地处武陵山脉深处,山多土少,地面都是硬邦邦的石头,颜色黑红犹如火烧,故名焦石镇。想整出一块田,先要寻找地势相对平缓的坡地,垒上石堤,再从沟谷甚至是石头缝里,把为数不多的土一筐一筐运到地里,达到能够种植粮食、蔬菜的厚度以后,还要用农家肥改良土壤。为了这两亩田,老张和妻子费尽了心血。

涪陵湿润多雨、气候温和,是榨菜的优良产区。这儿出产的榨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肥厚脆嫩、清甜爽口,张远怀一家的柴米油盐支出就靠这两亩田出产的榨菜。

然而,在2012年,他的宝贝榨菜田却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一年,山里来了一群红工衣,到处布线、钻孔、放炮,还立起了高高的钻塔,离老张家不到200米远。

随着钻机的轰鸣,2012年11月28日,涪陵第一口页岩气井焦页1HF井喜获日产20.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中国石化率先在国内页岩气的勘探获得突破,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就此拉开帷幕,输气管线正好从老张的榨菜田中间穿过。

听到村里的通知,看着轰隆隆开到村口的挖土机,老张顿时慌了神。根据设计方案,为了确保输气安全,要挖两米深的管沟,同时还要在山坡上建平台、建集气站。都说“开发石油天然气污染大”,虽然有一笔征地补偿,可这榨菜田眼见保不住了。

老张真想把这帮红工衣赶得远远的,可他当过兵,扛枪保卫过国家,复员后还担任过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在区里和镇上配合油田来征地时,他二话没说签了字,自家的两亩地和国家气田建设,孰轻孰重老张还是分得清的。

开挖那天,老张把那些正在长个儿的秧子一墩墩拔起,然后站在地头上看着挖斗把地中间挖开了一道又宽又深的沟,不断地让操作手“慢点”,担心毁了旁边的苗。施工的几天,老张一直守在地头上,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然而,让老张没想到的是,管线埋好后,施工人员迅速填平了管沟,施工产生的废料、垃圾全部打包带走,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还从山下高价买来肥土还田。他和乡亲们的榨菜田不但没有被毁掉,土层还比以前厚实了许多。土厚了,就能存住水肥,老张补种的榨菜苗长势良好。

让老张更觉安心的是,采气平台建好后,站上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回收,经常有穿着白大褂的化验工在附近取样检测;平台员工还利用巡检间隙观察榨菜的生长情况,到了收榨菜的季节,便来到田间地头帮他们“颗粒归仓”。

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平台建设、管线铺设,改网电钻机、采用水基钻井泥浆,江汉油田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在心里,所有的开发方案,头等大事就是做好环境保护并实现溯源管理。2012年以来,涪陵页岩气田所属的开发区块不仅青山不改、绿水依然,还在短时间内建成了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所产滚滚气流顺着川气东送的管道,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多个城市送去绿色清洁能源。

榨菜田保住了,老张也能睡个好觉了。农闲时,他还去气田参建单位打个小工,变成了气田的义务巡检员。村民们也都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在镇上开起了小餐馆、小旅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