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21 08:12
魏园军 杨 敏 杨 丽
7月9日5时28分,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生产装备保障中心党员李军印的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李师傅,顶驱背钳‘趴窝’了!电磁阀芯可能卡住,生产卡壳了!”电话那头传来50623钻井队电气师宋建辉焦急的声音。
故障就是命令!李军印瞬间睡意全无,立即动身,协调车辆和专用工具,火速出发赶往现场。
1个半小时后,李军印抵达现场,立刻和宋建辉投入“战斗”。他们爬上高高的顶驱本体,仔细检测电磁阀的电压和电阻。结果显示都正常,问题锁定在阀芯,关键的“夹紧阀芯”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必须换阀!”李军印果断拍板。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故障的电磁阀深藏在阀组最核心、最拥挤的角落,操作空间极其狭窄。更棘手的是,其中一个固定螺丝居然滑丝了,常规扳手根本“咬”不住,完全拧不动。
现场气氛凝重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钻机停摆的损失在累积。面对这个硬骨头,经验丰富的李军印没有慌乱。他仔细观察后,提出了一个大胆又精准的方案:“上电焊!用焊点把滑丝的螺帽‘带’出来!”方案风险高,既要精准操作防止损伤周围设备,又要严格确保动火安全。
李军印提议井队马上办理动火票。为了给焊接创造安全空间,他像做精密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先拆除了旁边完好的电磁阀。此刻,烈日当空,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红工衣。他紧盯着焊工师傅的操作,每一个火花飞溅都牵动着他的心弦,反复强调安全要点。最终,那颗顽固的滑丝螺帽在精准的焊点下被成功取下!障碍清除,新的电磁阀顺利安装到位。
从接到电话到故障排除,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最终在11时50分,顶驱背钳重新灵活运转。听到钻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满身油污和汗水的李军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