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21 08:12
夏 梅 蒋婧雨
“现在迎检,心里踏实啊。”7月10日,江汉油田采气一厂采气一站站长谭定勋一边打印班站最新数据表,一边说道。不到十分钟,迎检资料就备齐了。以往,为迎接各类检查,基层要耗费大量时间整理台账资料、手写记录,印证留痕。如今,检查组直奔现场、调取数据,核心资料“瘦身”为薄薄几页纸,基层迎检负担大大减轻。
这场变革并非个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汉油田各级党组织自觉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持续转作风、纠“四风”、树新风,推动油田上下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场会”的虚与实
“天气炎热,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关注员工身体状况,确保生产、防暑两不误……”下步重点工作、需要协调的问题,只用了3分钟,江汉采油厂安全环保督察队党支部书记朱军生就汇报完毕。而这场整合了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月启动会、生产经营工作会、HSE例会四个主题的综合性会议,全程仅用了1个小时。
过去,名目繁多的会议常常“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汇报材料更是项“大工程”。如今油田大力推行“条目式”“清单化”汇报,要求直奔主题、聚焦问题、言简意赅,“材料内卷”已成为历史。
会议的高效务实,在产建管理中心工程项目岗李浩然看来,更体现在它已悄然变身为高效的“现场办公会”。“上周的项目协调会上,我提出了兴隆气田清管站超声波流量计设备采购周期可能影响投产节点的问题。在过去,可能先记录在案,后续再走流程研究。”李浩然回忆道,“但这次不同,主持会议的领导当场协调,不到十分钟就敲定了解决方案。”
从“材料内卷”到“条目清单”,从“议而不决”到“现场拍板”,“一场会”的深刻嬗变,折射出油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和务实成效。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汉油田党委以“打假治虚”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各级党组织严格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面清单,深入排查在文风会风、检查考核等方面存在的“虚”“假”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问题整改按进度有序推进。
“一道题”的精与减
“原来是两三千道题,现在减少到六七百道,都是岗位必备知识,考完就能用上!”7月2日,采服中心井下作业部101井架队员工陈志杰介绍了HSE履职测试的新变化。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题海,而是针对自身岗位量身定制的精简题库,理解和应用都变得轻松起来。
曾经,HSE履职测试是陈志杰和队友们不小的负担。动辄数千道题目,覆盖数十个专业领域,“很多内容与本岗位工作关联度低,考完就忘”。这种测试,原本是为了提升员工安全素养的测试,无形中变成了消耗基层精力、徒增压力的形式主义枷锁。
基层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油田党委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为基层减负松绑作为检验作风转变成效的硬指标。采服中心迅速响应,对HSE履职测试动起了“精准手术”,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责,将试卷细分为A、B、C三大类,在基层C类卷中,针对井下、维修、测试等27个具体岗位,逐一“量体裁衣”,压减题目数量。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减去不必要的负担,让员工把精力聚焦在真正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上。”采服中心安全总监张栓柱道出初衷。试卷针对性更强,员工负担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反而显著提升。
“一间房”的惠与暖
夏日深夜,江汉盐化工厂氯碱运行部三班员工高海波结束紧张的临时检维修任务,工衣后背深色的汗渍凝结成盐霜。下班途经班车候车室时,他将装有工衣的手提袋塞进一个醒目的黄色投递箱。之后,工衣被回收到洗衣房。在这里,洗衣机、烘干机有效运转,一件件沾染了化工物料、浸满汗水的工衣经分区清洗,又高效回到员工手中。
这间看似不起眼的洗衣房,承载着服务一线员工的浓浓暖意。工衣清洗频繁,员工自行处理不便,这曾是基层员工的烦心事。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汉盐化工厂将解决工衣清洗难题作为转变作风、服务实干的试金石。
只要员工得实惠,再细小的投入也有意义。现在开展的学习教育,核心就是让我们转作风、重实干,把力气真正用到为员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这间高效运转的洗衣房,正是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员工实际行动的生动缩影。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油田党委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抓手,聚焦员工身边急难愁盼,靶向治理、精准施策,推动“烦心事”变“暖心事”。从民生小事到发展需求,从普遍性问题到个性化诉求,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不断擦亮“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底色,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