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人力

“无创手术”为油井更换“血管”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30 08:14

忽凤红

7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热浪翻滚。19日,在顺北油气田顺9P1井场,一台特殊的“手术”正在进行。与以往不同,这次“手术”既不需要“麻醉”(压井),也不用让油井“休眠”(停产)。顺北油气田井况特殊,西北油田技术人员创新应用“止血钳”——不压井装置,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工艺参数,使油井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仅用6小时就精准更换了油井光杆。

“准备开始!”9时,随着现场作业指挥刘渠娃一声令下,50吨吊车缓缓启动。技术人员首先将抽油机停在下死点,在光杆防脱帽底部装上吊卡。吊车大钩稳稳钩住吊卡,轻轻上提杆柱,整个杆柱的重量瞬间转移到了吊车身上。

接下来的操作就像一场精密的“无创手术”:松开悬绳器,关闭半封闸门,卸松盘根盒,安装抱卡,取出盘根压帽,穿入不压井装置……每一个步骤都经过精心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安装不压井装置——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备,却能在光杆更换过程中牢牢“锁住”井内压力,确保原油不会喷涌而出。

“注意吊车的吨位。”工程技术员王照之紧盯着光杆的移动距离。当吊车吨位超出正常悬重0.5吨后,立即停止上提光杆,开始关闭胶皮闸门进行泄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旧光杆被安全取出,新光杆顺利安装,全程井口压力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现场作业人员后背的红色工服已经结出了白色的盐渍,但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与传统压井工艺相比,这项新技术省去调配高密度压井液的材料损耗,以及压井车和水车的调度成本,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井控风险。

“我们的新技术不用停工,可立即恢复生产,最关键的是完全消除了储层污染的风险。”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杨小辉说。

15时,当抽油机重新开始规律运转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数据显示,这台“无创手术”节省压井液100立方米,减少停产时间48小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5万元。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