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01 08:04
●李 舒 钟若镔 王正一
7月15日,来自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设备工程师沙哈拉尼在出差的高铁上遗落了行李箱。他从容地操作手机提交信息,不久后便收到车站失物招领处的确认消息。“在中国,我总是安全感满满。”沙哈拉尼笑着说。
2024年8月,沙哈拉尼首次来中国,参与南京工程公司承建的沙特SABTANK项目对接工作。第一次乘坐高铁时他不慎丢失了物品,但很快就通过便捷的列车服务软件找回。“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是中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沙哈拉尼回忆道。
在中国,飞驰的高铁、无缝衔接的移动支付、整洁的街道都让沙哈拉尼惊叹。工作中,中国工程师的专业素养也令他由衷钦佩。“中方团队展现的专业精神、精湛技能和先进技术令人信服。”沙哈拉尼表示,“在中国,大家相信只要坚守承诺、付出努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如期达成目标。”
在沙特法赫德国王工业码头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设备布局显著优化,管线走向清晰有序,中沙合作正转化为务实高效的工程进展。“这得益于我们对前端工程设计的扎实验证和后续的优化调整。”南京工程中东公司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陈飞解释道。
“新方案更显紧凑,层高也降低了,节省了空间和材料,”沙哈拉尼指着变电所的模型图补充道,“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设计’的巧思,在追求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同时,巧妙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在他看来,环保理念与创新驱动的双重加持,正推动“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从“物美价廉”到“优质可靠、创新引领”的升级。
中沙合作也为中国产品提供了“走出去”的平台。近日,SABTANK项目首批中国制造的核心装备丁二烯球罐组件已从江苏连云港启航驶向沙特。从设计图纸的精确计算,到车间的精工细作,再到港口的有序装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中沙工程师为共同目标付出的努力,成为双方智慧和友谊的结晶。“无论是风险研讨、模型审查,还是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每次深入交流都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也让我们合作的基础更加坚实。”陈飞表示。
项目接近尾声,沙哈拉尼即将返回沙特。他十分珍惜这段与中国的缘分:“中国的便捷与安全、开放与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我一定会再来中国,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