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06 08:14
杨 丽
7月25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资料楼会议室内气氛异常热烈。该公司员工李玉红之子、2025届高考优秀学子李泽朱与部分员工子女正在这里分享交流学习经验。
毕业于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的李泽朱,在高三期间始终保持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最终以694分的高分荣膺2025年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理科高考第一名、濮阳市理科高考第三名,成功考入北京大学。
7月19日,当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墨香抵达时,李泽朱转向母亲,轻声说道:“大学里我会有很多老师,但你才是我的第一任教授。”李泽朱深知,通往燕园的道路,始于母亲为他铺设的每一级阶梯。
当两岁的李泽朱举着《天空的绘本》问“云朵为什么排队”时,李玉红没有敷衍,立刻捕捉到这观察敏感期的珍贵信号。蒙氏天气卡片被铺开,小小的手指捏着彩色黏土,云朵的形态在指尖下诞生。五岁时的“天为什么蓝”之问,引出《十万个为什么》里散射光的秘密。敏感期是生命赐予的黄金窗口,母亲的每一次俯身回应,都如精准滴灌,茁壮着幼小的思维根系。
李玉红用书籍搭建起孩子的精神阶梯,培养了儿子李泽朱卓越的学习能力,更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品格。而李玉红的身教,则“润物细无声”地塑造了儿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培训教师,为了打磨课件,李玉红常常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为了在培训时更好地“破冰”,她多方了解学员性格特征;为了让课程引人入胜,她不断追求创新……
在一次急救课程的准备中,没有相关经验的李玉红准备了4万多字的初稿。她不但自费购买了十几本关于急救的专业书,还专程到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旁听急救课程,考取了国家急救员证书,连参加了10多年急救培训的丈夫都自叹不如。丈夫曾问她:“别人用两天备的课,你却用了两个月,有必要吗?”看着一旁的丈夫和儿子,她笑笑说:“只要交给我的工作,我就要认真去做,力求做到最好!”
细节处的极致让李玉红在平凡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技能创新成果三项……
从小在妈妈“追求极致”工作态度的耳濡目染下,李泽朱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翻开他的高三日程本,会发现精确到令人惊叹的时间管理:早读后7:20~7:30专攻古诗文默写,课间10分钟固定总结归纳两道错题,甚至午休前15分钟都被安排为知识复盘时间,每天17:30~18:00必定标注着运动时间,23:00的入睡时间却雷打不动——这是妈妈教他的“能量管理法则”。妈妈总说会休息的人才懂坚持。
分享会上,李泽朱展示着“解题百宝箱”,里面分类记录着压轴题的多种解法。“妈妈教我‘一题三吃’,就像石油工人把每一滴油榨尽价值”。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课题。李玉红用19年诠释了:那些藏在胎教音乐、亲子共读和石油课堂见闻里的种子,终会在时光里长成参天大树。当石油娃们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时,他们身上永远带着井架旁的坚韧与书香里的智慧。
(作者来自中原石油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