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中原油田推行各专业链条一体化运行机制,打破专业壁垒,集聚区域资源,融合共同目标,生产单位组织效能综合排名居集团公司前列

一体化运行提升油公司管理效能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08 08:22

杨 敏  杨 君

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文中采油管理二区通过一体化运行管理,实施1个巡检班+6个专业化维护班“1+6”区域专业化班组运行模式,运行两个月以来,生产运行进一步优化。

成绩的背后是该油田推动一体化运行改革的探索。近年来,该油田持续推动油公司建设,实施内部作业、运输、工程维修等专业化运行机制,但同时暴露出生产组织运行效率不够高等问题。

“必须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该油田企管法律部负责人介绍,一体化运行就是要推进组织运行模式变革,完善注采、作业、电力多专业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业务链优势互补、多专业高效协同、区域价值最大化。各专业化单位为各自队伍负责,更为全油田负责,实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利益同享,提高油公司系统性管理效能。今年以来,该油田油气生产单位组织效能综合排名位列集团公司国内上游企业第二,原油产量连续5年箭头向上,原油盈亏平衡点连续4年下降。

“融合各专业化队伍优势、形成强强合作的业务链,必须搭建一体化运行平台。”文留采油厂负责人说。中原油田将注采、维保、供电、作业等业务纳入一体化运行体系,建立技术支撑、运行协调的区域一体化生产指挥中心,通过各专业共同参加生产运行例会、参与重点井讨论,为区域内管理、生产、技术人员提供一体化工作平台支撑。

在这个过程中,制定生产运行细则,梳理9类业务流程,加强集约化生产组织,变“横向协调各自运行”为“生产指挥中心统一指令执行”,形成目标一致、专业互补、管理统一的高效团队。

“一体化运行除了靠管理指令,还要发挥考核作用。”濮东采油厂负责人介绍,让专业化队伍由“为我干”变成“为我们干”,必须通过价值引领专业化单位与油气生产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

该油田坚持质量为先,推动采油厂与专业化单位签订作业维护、泵修等业务大包合同。在此基础上,推行指标联动考核体系,打破原有各专业化队伍独立考核模式,建立区域一体化绩效联动考核体系,将油气商品量、作业时效等9项指标纳入基层服务队伍考核,依据单项指标进步程度进行奖惩。增设超产激励、维护作业频次激励、措施增油激励3项专项激励措施,努力实现同题共答、协同增效。

5月以来,濮东采油厂实施了油田首家厂级层面作业大包,按照生产区域构建起黄河南、黄河北区域一体化运行机制,依据维护作业频次、生产时效、作业质量等指标完成情况,对濮东、濮南作业区进行奖励,有效减少维护作业频次和作业材料费,降低了躺井对产量的影响。今年以来,油田作业施工工序一次合格率、作业井全优率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体化运行需要专业服务与油气生产需求的高度契合,也需要区域内人才、技术、文化等资源深度融合。为此,该油田将推进区域成熟人才联用作为今年干部交流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摸排交流人选。搭建区域内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实践、沟通平台,推行新入职员工联合培养、基层人才联合培训、成熟人才联合使用,畅通双向挂职、交流、使用人才通道,盘活各区域人才资源,夯实一体化运行的人才基础。

今年以来,该油田以“产研融智、破题增效”为主题的专家博士一线行活动已举办9次,通过高端人才与一线队伍共同攻关生产一线难题,助力生产经营高效运行。

(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