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围绕举升、注水、集输三大系统打出降低能耗“组合拳”,357项节能措施创效显著

独具“降”心解能耗难题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08 08:11

本报记者 石建芬 通讯员 汪 睿 王 燕

8月5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广斜77井场上,两排太阳能集热器在阳光映射下格外醒目,这是江汉油田首个“光热+”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应用现场,折射出该厂破解能耗难题的创新智慧。

今年以来,江汉采油厂聚焦降能耗、提能效,围绕举升、注水、集输三大系统,打出节能“组合拳”,357项节能措施落地生根,创效显著。

“云端”管井+设备升级

巧治举升系统耗电难题

“马36斜-9-1井耗电量终于降了!”7月30日,江汉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采油室主任周庆江高兴地说。这口曾经低产、低液、低泵效的三低井,日耗电量从98千瓦时降到77千瓦时,成了举升系统节能改造的“标兵”。

举升系统是油田生产的“动力源”,效率水平直接影响能耗。

破解举升系统的能耗难题,秘诀藏在“云端”里。该厂大力实施举升系统信息化管理,实时传输井口耗电数据,动态显示生产参数,同步提供地层供液特征,让每口井的耗电曲线、泵效变化一目了然,能耗问题无所遁形。

光靠精细管理还不够,还得给老旧设备换“新装”。“以前抽油机皮带老打滑,既费电又得频繁换,现在这‘无皮带’电机光是减少的摩擦损耗,就让举升效率提了一大截。”在王场采油管理区,操作工王正指着半直驱永磁电机介绍道。截至目前,厂里这样的电机有20余台,节电率达32.6%。

泵体改造+管线通堵

助推注水系统减负提效

“注水泵就像注水系统的心脏,一旦跟不上,整个系统都得‘瘫痪’。”8月1日,采油工艺研究所注水室主任蔡俊指着该厂王一站4号离心泵说,“你看,现在它‘跳’得多平稳!”

这台离心泵曾是出了名的“电老虎”,机组效率低下不说,高昂的电费更是让人头疼。技术团队拿着全日注水动态记录表反复测算,最终定下“因泵施治”的改造方案。“有的泵是阀门漏,就换耐高压的进排液阀;有的是柱塞大,就换成适配的小柱塞,让每台泵都‘吃多少干多少’,避免浪费。”蔡俊说。今年以来,全厂已改造58台注水泵、140台单井泵,泵效提升近20%。

人体血压过高,会引发诸多问题,注水管线亦如此。“管压过高,既浪费能量,又埋下隐患。”对此,技术人员细致摸排注水系统,对王一站、张港站等站点的重点井恢复注水或增加注水量,让“能者多劳”;对压降大的管线实施清洗或局部更换,清除污垢“通经活络”。“管线通了,管道内压力低了,能耗自然就降下来了。”蔡俊说。

调整时间+优化温度

节省集输系统“保温电”

8月5日8时整,王场采油管理区中控室里,操作工轻点电脑屏幕,13公里外的拉油点储油罐的电加热器应声关闭,拉油车刚好稳稳停在罐区旁。45分钟后,伴着泵机的轰鸣,罐里的原油顺着管道流进油罐车。

“这时间卡得比闹钟还准!”现场拉油的周矶站站长周石军说。在江汉采油厂,像这样的偏远拉油点有82个,它们如同散落的“孤岛”,无法依靠原油集输系统,全靠储油罐加电加热器“保温”,才能让原油顺利装上拉油车。

“以前为了保持罐内原油温度,要整夜开加热器,白白浪费电。”周石军说。

为节约电费,工艺所集输室技术人员算起了“时间账”:如果凌晨4时到早上8时加热,刚好可以在拉油车到岗前把油温提上来,装完油就关加热器,既不耽误事,又能少用4个小时电。

“不仅算时间账,而且得抠温度差。”集输室主任李书元说。该厂坚持严管控、细管理的原则,优化储罐电加热器温度、时长等指标百余次。截至目前,该厂集输系统累计节电163万千瓦时,让所有电都用在油气生产的“刀刃”上。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