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与侄儿之约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13 08:00

郭晓华

侄儿四岁便没了父亲。缺失的父亲角色,在亲人们费尽心思的“约”中尽力补偿了些。

和侄儿的第一份“约”,便是约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侄儿初入小学,对学习虽感新奇,但不喜受约束,每天放学回来,书包一放,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到野外,看花踏草学鸟叫。我和弟媳商量,对侄儿约法一章:先学习再玩耍。

每天回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做合格,再出去玩,雷打不动,全家遵守。有时作业多了,饭菜凉了也不开饭,必等侄儿学习任务完成。几年坚持下来,侄儿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正是有了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侄儿上学一路绿灯,上重点初中,进重点班级,去年又考上了重点高中。

和侄儿的第二份“约”,是约在“如何释放压力”上。面临中考,侄儿压力山大。他的身上,背负着太多他那个年龄不该有的负担,小小的脑袋里,装着要让妈妈和妹妹幸福的美好愿望,也装着拯救家庭的千斤重担。这些朴素的愿望,在中考前的最后两个月,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侄儿即便烧得满脸通红、迷迷糊糊躺在床上,仍手握书本,念念有词。我远在新疆,万里之遥,有力使不上,唯有发些照片给他:你看,无论是石油工人、还是小狐狸,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但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尽力做好自己就行。侄儿如释重负,痛痛快快地睡了两天,又满脸笑容地走进了校园。

和侄儿的第三份“约”,是约在“对贫穷的理解”上。侄儿去年9月进了重点高中,吃住在学校,弟媳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要负担他和妹妹的学费、生活费,还要照顾患有重病的姥爷。侄儿担心钱不够用,就在吃上苛待自己,每顿饭只吃一个饼子,或者一个馒头,又或是一碗稀饭,8元一份他最爱的米饭炒菜一次也没舍得吃。开学两个月,他每天只花不到10元钱。弟媳从微信扣款明细上发现了侄儿伙食费的端倪,心疼得哭了一夜。我和侄儿通了一次电话,没敢视频,怕眼泪不争气。我在电话里用轻松的语气和侄儿长谈,从家里的状况谈到美好未来,从妈妈的工资讲到大家庭的温暖,从物质的不足讲到精神的富有,从人生的财富讲到感恩的情怀。最后,侄儿愉快地答应:我俩共同努力,他努力学习,我努力工作,我的稿费每月补贴他,他保证每天吃饱吃好。

这样的“约”还在继续,希望下一个约是“约功”,就是求取功名,待他金榜题名时……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