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人力

自研码头拖缆器为系泊作业注入新动力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13 08:02

浙江台州石油临海油库创新团队研制的码头拖缆器。沈佳毅 摄

问题

在油品装卸码头船舶系泊作业中,传统依赖人工拖拽缆绳的方式面临挑战。特别是在退潮水流湍急或突发风浪等恶劣工况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剧增。人工操作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操作配合的精确性要求高,若协调不当,影响系泊效率和作业安全。

创新点

浙江台州石油临海油库创新团队聚焦实际难题研制码头拖缆器,在底部加装支架抬高滚筒,有效增加缆绳缠绕圈数,延长单次作业长度;在滚筒前端设计专用导向装置,确保缆绳有序收放,避免缠绕驱动轴导致卡滞损坏;更换更大直径皮带轮优化传动比,适应作业节奏;配备应急切换机制,保障作业在突发情况下不中断。

效果

在研制过程中,创新团队考虑了码头现有设施。因此,码头拖缆器的适配性强,安装便捷,无须对泊位进行大规模改造。其应用显著提高了系泊作业效率,降低了因人工操作失误或响应不及时导致的缆绳失控风险,提升了恶劣工况下的作业安全系数,并将操作人员从繁重的人工拖缆作业中解放出来。

沈佳毅 冯晓燕

“码头拖缆器已在临海油库2号泊位成功应用于25艘船的系泊作业。它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控制能力,有效化解了多次因风浪突变带来的系泊风险。”8月11日,浙江台州石油临海油库副操码头岗陈智介绍说。这款革新传统作业方式的设备,正是由陈智所在班组提出核心需求,并与油库创新组成员朱藏斌等人联合攻关的成果。

在船舶系泊这一油品装卸的关键环节,传统人工拖缆方式在复杂环境下尤显吃力。“特别是遇到退潮急流或突发风浪时,操作非常困难。”陈智回忆,“以前需要多人协同,费时费力。如果配合不好,缆绳容易松脱或回弹,影响装卸效率,劳动强度和安全压力都很大。在急流泊位,一次完整的系固调整往往需要反复多次。”

创新组核心成员朱藏斌分享了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突破点:“在原型测试阶段,我们遇到了几个具体问题。第一是滚筒离地近,可缠绕的有效圈数不足。我们在底部加装支架抬升整体高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发现缆绳有缠绕驱动轴的风险,我们在滚筒前端设计了可靠的导向装置来规避。第三是初始拖缆速度偏低,影响效率。通过更换更大直径的皮带轮调整传动比,显著提高了拖缆速度。这些都是针对实际作业痛点进行的实实在在的改进。”

经过多轮现场测试与结构优化,朱藏斌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码头拖缆器。其核心在于通过结构优化(如支架抬升、导向设计、皮带轮更换)提升设备的实用性和效率,并设计了可靠的电动手动应急切换机制。

目前,码头拖缆器主要部署在潮差大、风浪影响显著的重点泊位。“以2号泊位为例,受强潮汐影响明显,以往人工调整效率低且效果易受干扰,应用码头拖缆器后,不仅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有力保障了船舶在复杂海况下的系泊安全与稳定。”临海油库副主任冯涛介绍。

“使用码头拖缆器,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把我们从‘人拉肩扛’的体力劳动和风险中解放出来了!”陈智感慨。该设备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工操作风险,提升了恶劣工况下的安全水平。其优化的拖缆效率确保了船舶系泊的及时调整与稳定,可靠的应急手动切换功能,也为连续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临海油库计划在更多泊位推广应用这一创新成果。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