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法治

优化通勤模式 降低车辆使用费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15 08:11

李建强

齐鲁石化员工居住地与工作地点分散,单一的通勤保障模式难以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通勤需求;同时,部分线路乘坐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

下半年以来,该公司优化通勤模式,实施改革。行政事务中心通过发放11045份线上问卷、召开15场工会主席和车管员座谈会、跟车记录高峰时段客流等方式,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乘车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员工选择按月领取300元交通补助自行到岗,另有3200余名员工选择乘坐通勤车。中心要求各单位根据员工个人意愿,每月上报领取补助人员名单,并实施动态管理。“我选择领取交通补助,每天驾车上班,这样既能灵活安排通勤时间,又能用补助抵扣部分油费。”公司供排水厂员工孙钊说。

中心副经理杨建辉介绍,原来的线路贯穿生活区,东西南北来回绕行。这次改革,运行线路由131条优化至64条;投用车辆由159台精简至68台。对于乘车人数较多的线路,采取多车联运、分段发车、发车时间不变的模式。经过评估与筛选,行政事务中心最终选定了三家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汽运公司作为承运商。原来通勤的电车都是49座,这次按照乘车人员数量的不同,选配47座、37座、27座、19座的车辆,降低了费用。

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是本次员工通勤业务改革的另一重要目的。通勤车首次实行车长制管理,从乘车的员工中挑选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工作热心的员工担任正副车长,维护乘车秩序、监管安全服务水平。

“这次改革后,发车间隔更短,新车的乘车环境也更加舒适了。”该公司热电厂员工范成江继续选择乘坐通勤车上下班。

通过实施通勤业务改革,采用通勤保障与“交通补助”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预计每年可节约车辆使用费用2200多万元。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