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15 08:11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推动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并实现降本增效?
四建公司主动破局、锐意改革,以管理创新为引擎,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注入强劲动力。
张峰
近年来,四建公司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新举措,锐意革新,系统构建并深入实践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以“比学赶超”精神驱动管理升级,成效显著。公司推行车辆资源“1+N”集中管控模式,显著降低租赁成本并提升使用效率,年节约逾790万元。在脚手架施工领域,公司以数字化“智”造为核心,革新管理模式、优化材料应用与周转运输,年均降本超6%,5年累计节约超3000万元。自主研发综合业务数字管理平台,将关键指标纳入量化竞赛,激发项目内生动力,绘制高质量发展奋进蓝图。
“1+N”集中管控,优化公务用车模式
四建公司项目分散,遍布全国,原先由二级单位和项目部各自承租办公车辆的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车辆出租商规模小,车型多,车辆使用效率低,承租价位缺乏统一标准等,成本难以控制。
为解决这些问题,2021年公司积极推进公务车辆改革,创新推行“1+N”管理模式。公司层面充分发挥规模化优势,与国内多家知名车辆租赁企业展开合作,通过询比价、联合谈判等方式,精心选定车辆出租商,并签订了新车全周期费用框架协议。在车辆租赁流程上,先由用车单位提出需求申请,公司层面再进行内部平衡调剂,最后根据实际需求由车辆出租商精准提供车辆,有效提高了车辆调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车辆出租商的协助下,公司开通了线上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订单、保险、违章、行驶轨迹等数据可视化管理。
改革实施以来,用车成本较之前节约790万元/年。通过改革,公司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车辆承租价格,还获得了优质的全周期服务,从车辆租赁的源头把控了成本与质量。此外,改革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战的承租模式,有效避免了廉洁风险,以及合同倒签等经营风险,确保了车辆租赁业务的规范、透明和高效运作,车辆使用率也提升了50%。
“智”造升级,赋能脚手架管理革新
近年来,四建公司通过大胆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脚手架施工组织新模式。自主研发脚手架施工管理软件,对脚手架搭设数量、材料周转效率、劳务工效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体检”,管理效能逐年攀升。近5年来,脚手架施工总成本年平均降幅超6%,累计降本超3000万元。
在施工管理上,公司运用数字化管理软件,将需求单位与搭拆单位同步纳入成本管控体系,实施双向考核,实现需求与搭拆分离管理。需求单位负责控制搭设数量和使用周期,超期未拆将计收延期费用,倒逼搭拆单位提高策划精准度;同时明确使用起始时间,促使搭拆单位提升效率、加快周转。
在脚手架材料管理上,公司积极推广应用新型盘扣式脚手架,占比从零提升至16%,显著提升了塔类设备、大型储罐、管廊立柱等施工场景的安装效率。同时,依托华南、华中、辽宁、天津等区域大型项目部,设立材料周转中心,灵活采用陆运与海运结合的“一点多面”辐射式运输模式,有效提升了保供时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从脚手架管理模式的革新,到材料使用的创新,再到周转运输的优化,四建公司这场脚手架施工的“智”造革命,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数字驱动“比学赶超”,激发项目创效活力
为进一步营造在建项目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竞争氛围,力促生产经营指标达成预期目标,四建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综合业务数字管理平台。该平台将工效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4大维度共16项核心指标纳入“比学赶超”竞赛体系,按季度对重点在建项目进行量化评比,对排名领先的项目授予流动红旗,有效激发了项目管理团队的竞争活力与创效动力。
此外,该平台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工效与成本管理仅能定性评价、缺乏数据支撑的状况,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管理数据,为后续项目的精准策划与管理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