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创新构建国内首个非流水线工程企业全价值链自驱动精益运营体系,有效破解一批生产难题,挖潜增效显著

精益管理赋能石油工程质效提升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27 08:34

王玉鹏  张伟英  张 玉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7个月钻井进尺增长11.77%,平均钻井周期缩短7.7%,复杂故障时间减少12.1%,压裂施工效率提高6.2%……走进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生产一线,处处可见精益管理带来的活力。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持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创新构建国内首个非流水线工程企业全价值链自驱动精益运营体系(VDOS),前7个月,75项精益管理课题挖潜增效显著,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添动力。

锚定战略,把准精益管理“方向盘”

毛利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低,发展质效不高,是制约石油工程企业发展的难题。面对油服行业“点多、线长、面广”现状,胜利石油工程从顶层设计入手,在目标引领上,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明确“安全零事故、产品高质量、运行高效率、经营低成本”总目标,提出“事前算赢、单井牵引、方案优化、多元一体”4个理念。

胜利石油工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舒华文介绍,事前算赢让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自带“盈利基因”,单井牵引让基层创效单元迸发活力,方案优化实现企地协同共赢,多元一体打通内外部资源壁垒,为精益管理实践筑牢理念根基。

在实施路径上,该公司采取“探索落地、提升完善、数智融合”的策略,从基层试点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到全公司推广VDOS,再到通过“AI+”推动数智化升级,稳扎稳打有序推进。“1+6+4+N”立体化架构的搭建,让精益管理有了一副铮铮“铁骨”——1个总体框架统领全局,6个子系统筑牢支柱,4条业务链纵向贯通,N个场景模块覆盖全部流程,形成上下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

创新破局,打造非流水线“样板间”

如果把常见的制造企业流水线作业比作一条线,那么油服行业的生产场景更像一张网,项目分散、场景多变。“油服行业不像制造企业有固定流水线,每口井、每个项目都是‘定制款’,传统精益管理模式用不了。”该公司精益管理办公室主任朱长林道出行业痛点。

面对挑战,该公司在一线实践中寻求破题,以课题为抓手,推行“双轨+分级”管理机制,经营部门“自上而下”发布攻关课题,基层员工“自下而上”提出改善方案,目前已有163项课题落地见效,破解了一批生产难题。其中,黄河钻井总公司页岩油钻完井周期改善课题组,通过拆解工序、优化流程,缩短钻完井周期近50%;井下作业压裂部门建立全链条价值图,将施工阶段拆解为267道详细工序,仅模块化吊装、软管替换硬管等措施,就使单井搬运次数减少12次、单车管件成本降低45%。

该公司还创新推出“负价值”识别体系。“不能只看单个环节省不省钱,更要算全链条总账。”朱长林举例,有个项目局部改善需多投入10万元,但能让全链条周期缩短5天,创造额外收益50万元,这样的“负价值”项目被大力推进;而有些看似能降本的方案,若增加安全风险,就会被叫停,确保全链条价值最大化。

固本强基,激活全员参与“新动能”

“以前觉得精益是管理层的事,现在发现自己的小建议也能创造大价值。”该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五队员工的感受,得益于全方位的精益管理保障体系。

为了形成“消除浪费、创造价值”全员共识,该公司打造“极钻行动”“项目精进”等文化载体,提出“每口井指标都要有进步、每个项目效益都要有提升”,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扎根一线推动改善,促进“日日有改进、步步有提升”的文化深入人心。在人才培养上,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差异化体系覆盖全员,2024年开展的200余场精益管理培训,培养了百人级的内训师、千人级的知识型员工。

全面覆盖、内容多元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员工干劲。“金点子提案”“优秀课题”奖励,“改善角”“荣誉墙”展示,甚至有员工名字被用来命名改善方案;对节约成本的单位,实行“收益返还+改善激励”让员工分享红利。

同时,通过“手机拍照+文字描述”就可以提报建议的平台,员工参与精益管理变得简单易行。2024年,累计征集建议2482条,采纳827条,实施后均收到较好效果。

( 责任编辑:王莹 审核:高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