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AI“战队”两人组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27 08:22

成长关键词——善于创新

黄圣圣

8月的一天,一个声音在办公室门口响起:“您好,请问哪位是段航航师兄?”我闻声抬头,看见一个羞涩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手里捧着个笔记本电脑。

段航航是扬子石化芳烃厂公用工程车间的技术员,在单位的AI实践应用上小有名气。“这边这边,最年轻的那个就是。”我笑着指了指右手边的位置。

“段师兄好。”小伙子快步走过去,略显紧张,“我是技术部信息管理室的林爽,听说师兄在做长城大模型的装置异常数据分辨应用,我是学计算机编程的,想跟着搭把手……”

听到有人喊,段航航腾地站起来,卡了半晌,整个人还沉浸在编码里没缓过神儿。

“呀,欢迎欢迎!”我赶紧打圆场,“我们也不太懂,有你帮忙,可比小段一个人闷头琢磨强多了。”

没想到,简单寒暄两句后,这俩人仿佛找到了知音,很快沉浸在代码和算法的讨论中,“matplotlib作图”“json格式”,说着我完全听不懂的天书。

接下来的日子,隔三差五,两人就碰在一起钻研,很快,二人“战队”就开辟了新战场。装置里,他们穿梭在管廊和塔罐中间,一个讲解一个记录,排查每一个可能影响到AI分析准确性的分支和设备;办公室内,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那是他们将采集到的初始数据转换为长城大模型可识别的格式。偶尔,两个人还过来请教我一些装置操作经验,翻找近些年的数据报表。

一个多月下来,他们的努力初见成效。那天刚上班,两个人抱着电脑就过来了。“黄师傅,您看这个……”段航航指了指长城大模型分析报告里的标记处:“这是昨晚的装置运行数据,大模型分析出这个液位阀门的动作有三次偏离工况。”第一次通过AI预判装置故障,他们也不敢百分之百确定。林爽有些忐忑地建议:“要不您现场验证一下?”

我凑近屏幕,把上面标注的阀门位号记在小本子上,戴上安全帽直奔现场。我蹲在阀门旁,盯着阀杆动作的指针,在连续上下起伏的过程中,突然间指针会有半秒左右的卡顿,随后又快速恢复了。我赶紧用对讲机联系仪表专业的同事,拆开定位器,重新调整好参数再恢复。又盯了二十几分钟,果然,没再出现刚才的异常情况。

“你们这个大模型分析还真靠谱。”一回到办公室,我就从资料本里翻出这台阀门的维修记录,确实接近了需要维护的周期间隔。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赶忙解释说:“我们只是缩小了特征提取指令,这都是大模型的功劳。”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小“战队”又埋在编码的海洋里,利用长城大模型的工作流平台继续钻研各种适用于装置安稳运行的“小助手”。

(作者来自扬子石化)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