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28 08:04
文化IP名片:同舟文化
同舟文化是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倡导并实践的企业文化理念。该理念将企业形象比喻为一艘航行于经济浪潮中的巨轮,以“奋楫扬帆,同舟共济”作为核心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南,构建“企业掌舵、员工划桨、伙伴协同”发展格局。公司作为掌舵者,负责战略引领与方向把控;全体员工是奋楫前行的划桨者,激发内生动力;战略合作伙伴则是不可或缺的协同者,共筑产业生态。
焦小萍
“现在生产任务繁忙,你们来得太及时了!”8月10日,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助剂车间主任王延军紧握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傅志军的手说。车间热浪滚滚,傅志军带着支部党员,化身攻坚能手,投入设备自查整改专项行动中:刷漆翻新、铲除旧涂层……汗水浸透工装,他们用行动践行公司“中心工作的难点就是一切工作的重点”号召。
这一幕,正是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同舟文化的缩影——全体员工奋发协作,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2019年,该公司面临严峻挑战:行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主营产品利润压缩,新产品储备不足,员工士气低落。
企业如巨轮,唯同舟共济方能破浪前行。公司党委深刻意识到,突破困境必须从文化根脉上重塑发展基因。2020年初,同舟文化赋能工程启动,以“奋楫扬帆,同舟共济”为核心,构建“企业掌舵、员工划桨、伙伴协同”发展格局,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企业掌舵:凝聚思想共识
在企业历史展厅里,三把大锤的雕塑尤为醒目。这是56年前公司前辈们开疆拓土时用的工具,更是员工心中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象征。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打造 “两大展厅”(企业历史、企业文化)和“三个中心”(文化活动、培训服务、EAP服务)的沉浸式教育空间,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情感认同。
通过文化宣讲、文化故事大赛等活动,公司推动同舟文化落地生根,将“做精主业、多元发展”的战略思想统一为全员奋斗目标,将“奋楫扬帆,同舟共济”的理念从认知层渗透至价值层,融入员工工作日常。
员工划桨:激活内生动力
催一车间的带机滤布又跑偏了,新换的纠偏器接连失灵。“咱自己来!”班长刘世忠一声吼,带着班组成员抄起工具就开干。雏形很快有了,但效果不佳。
“停机成本太高,必须尽快解决!”大家反复研讨整改,新纠偏器终于诞生,效果远超原装,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这来自一线的“土发明”经过优化,获催化剂公司“五小成果”比赛二等奖。
刘世忠班组的故事,是同舟文化在基层绽放的真实案例。
激发每一名划桨者的内生动力,是企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为此,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刀刃向内深化改革:生产装置承包管理,让责任压实到人;精准绩效改革,将实干创效与个人回报紧密挂钩;契约化改革,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激活管理潜能。
在创新驱动上,从组建专业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到开展金点子创新赛等全员活动,公司成功将这些“土发明”智慧汇聚转化为组织创新力。“领航者”“朝阳”“名匠”三项培养计划,则为不同序列的员工铺就成长阶梯。而“三必访三必谈三帮助”关怀机制,筑牢了大家的情感纽带,让员工真正与企业同舟共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源源不断释放出驱动巨轮远航的内生动力。
伙伴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这风卷着热浪,能把人‘烤熟’了!”7月3日,催化剂齐鲁分公司油田助剂项目组成员孟鑫顶着风沙,跟中原油田内蒙古区负责人打招呼。
得知该油田出油含水量偏高,项目组成员会同石科院专家连夜驱车1000多公里赶到了现场。研、产、用三方人员顶着烈日和风沙,连续奋战22天,帮助油田消除了困扰,也为石科院优化产品收集了更为翔实的现场数据。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将文化理念外延至战略伙伴:与科研机构创新“前厂后院”合作模式,高标准改建中试基地,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协同,根据客户需求联合各方协同攻关,构建“研产销用”一体化链条;通过专家带徒、党建共建等活动,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振。这种开放共赢的生态,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供应商逐步转型成为产业链创新枢纽。
同舟文化的深耕,让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凝聚起蓬勃的发展动能。5年来,公司实现利润连年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今年4月,公司还被评为中国石化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