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8-29 10:53
●王宇祺
据外媒报道,新西兰议会以61票赞成、58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矿产资源法修正案》,正式废除2018年实施的海上油气勘探禁令。这一决定标志着该国能源政策从激进的气候行动转向务实的能源安全策略。
2018年,时任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领导的工党政府以“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净零排放”为由,全面禁止海上油气勘探,使得新西兰成为全球首个完全放弃海上油气开发的发达国家。但禁令实施后,国内天然气产量下降37%,进口依赖度从22%升至41%,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最新报告显示,工业用气价格已上涨55%,去年冬季还出现全国性电力短缺事件。
新西兰石油天然气协会指出,禁令切断了能源供应,在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时,新西兰完全失去利用本土资源应对危机的能力。现任新西兰联盟政府将能源安全列为首要任务,如果不调整能源政策,到2030年,新西兰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将高达68%,制造业能源成本占比将升至47%。
新西兰资源部长谢恩·琼斯在议会辩论中强调:“我们不是放弃气候目标,而是寻求更平衡的过渡方案。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未来20年将为新西兰提供能源支撑。”根据规划,新许可将优先开发近海已知气田,预计到2030年可满足国内75%的天然气需求。新西兰能源政策调整引发国际能源公司关注,挪威和澳大利亚公司已宣布投资计划。
不过,新政也设置了严格限制,如勘探区域限定在现有生产区周边50公里内,企业需缴纳15%的“气候补偿金”,2035年后新项目必须配套碳捕集设施。麦肯锡咨询公司能源咨询总监马克·汤普森分析,这些条款将使项目收益率从18%降至12%,但仍是可接受的回报水平。
环保组织强烈反对能源政策转向,并认为这将影响减排目标。新西兰联盟政府则推出配套措施以平衡环保要求,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95%,并新建多座海上风电场。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沃兹强调,天然气只是过渡能源,最终目标仍是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新西兰的政策逆转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普遍困境。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仍有83%的能源需求依赖化石燃料,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使得各国重新评估“快速去化石能源”策略。剑桥大学能源政策教授艾米丽·霍普金斯指出,在找到控制成本的储能技术前,化石燃料仍将是能源系统的稳定器。
随着新法案生效,新西兰石油天然气协会的首轮勘探许可申请将于9月提交,涉及塔拉纳基盆地、坎特伯雷海湾等5个区域。但项目开发仍需跨越多重门槛,如毛利部落对海域使用的传统权利主张可能引发诉讼,2026年大选可能带来政策反复风险。惠灵顿能源分析师大卫·科尔曼表示,新西兰的每一步都要平衡经济需求与环保底线,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履行气候责任,将考验该国政府的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