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2 08:09
樊海军 唐伯领
8月25日午后,大牛地气田一处井场静静卧在绿意盎然的天地间——四周樟子松舒展枝叶,地面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唯有一抹抹醒目的红色工装,为这片静谧添了几分忙碌气息。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服中心油气田检维修作业人员,刚完成井口阀门更换工作,便立刻开展现场清理,为后续撤离做准备。
作业人员黝黑的脸颊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工装上析出的盐渍清晰可见,但他们顾不上擦汗,纷纷弯腰捡拾现场杂物,吃剩的餐盒、空矿泉水瓶、施工换下的配件包装物等,被逐一规整进垃圾袋。“这么好的林子,咱施工可不能留下半点痕迹。”综合管理员唐伯领一边将装满杂物的垃圾袋搬上运输车,一边笑着说道,“咱这也算为保护生态出份力。”
片刻后,井场地面已基本恢复原貌,唯有新更换的阀门泛着锃亮的金属光泽;所有装袋的垃圾尽数装车运离,现场不见半点施工遗留的痕迹。
这份“作业不留痕”,并非偶然为之。作为专业的油气田检维修队伍,他们始终将集团公司“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HSE目标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施工时严守安全规范,更把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操作环节。“这可不是第一次这样做,咱搞采气井口维护作业数十年,‘工完料净场地清’的要求早刻进骨子里了。”现场负责人同青海望着整洁如初的井场,语气中满是自豪。
从施工前工具的规范摆放、作业中废料的分类回收,到作业区域的提前隔离防护、完工后的全面清扫消杀,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他们对环保责任的坚守。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无痕作业”从口号变为落地的实际行动:既稳稳保障了油气田的安全生产,也悉心守护着井场周边的生态底色,最终让能源开发与自然生态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