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2 08:09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俱云娟
8月20日9时,河南油田楼1016井作业完成后,油服中心生产准备2队队长詹全红立即带领作业人员赶往该井现场。按照作业现场设备标准化管理要求,他们将29根油管、29根抽油杆、1台抽油泵和2根伸缩管分类码放整齐,并逐一回收。
“好家伙,怪齐整嘞!”尚未离开井场的修井203联队2分队队长毛银明,看到规范有序的作业场景,不禁啧啧称赞。
“你们在前方‘打仗’有规矩,我们在后方‘扫尾’也得有标准。”詹全红一边俯身整理井场,一边笑着打趣道。
标准化现场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河南油田秉持安全、规范、高效、环保的作业原则,通过推进场地规划与布局标准化、操作流程与施工行为标准化、环保与现场整洁标准化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小修作业现场标准化水平,削减“低老坏”问题,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今年前7个月,河南油田在作业生产区域打造47个标准化现场,成功削减“低老坏”问题108项。
现场布局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井控器材不能摆在司钻房旁边,必须放置在井口附近,这样才便于紧急情况下拿取。”8月19日,河南油田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负责人孙为民带队前往双4213井自动化生产现场,检查标准化现场落实情况时,发现井控器材摆放不规范,当即指出问题。
“好,我们立即整改!”油服中心修井108联队车组长李浩爽快地接受了整改意见,并迅速组织人员调整器材位置。
作业生产现场涉及井控台、工具台、逃生通道、防雷接地设施,以及管汇及灌注设施、警戒线、消防器材等28类工具器材。若这些器材摆放杂乱,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针对井控器材摆放,河南油田明确提出“设备状态可控、物料存放有序、工具物归原位”的标准,确保现场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日常生产物资与井控器材摆放规范有序、便于取用。
为进一步推进现场布局与标识标准化,今年以来,河南油田依据作业流程,将作业区域划分为核心区与辅助区,采用围栏或色带进行分隔,确保各区功能标识牌醒目统一。同时,对井场通道进行全面硬化或铺设防滑材料,保障通道平整、无积水、无障碍。井场设备、工具箱、消防器材等均严格按照“定置图”摆放,并用地面标线明确标注摆放位置,实现工具摆放整齐划一。
“井控器材摆放标准化后,大家能快速找到所需工具,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油服中心修井108联队党支部书记孙程前说道。
现场操作标准化,提升作业质量
8月18日16时,烈日依旧炙烤着大地,赵安4134井场热浪滚滚。河南油田油服中心修井105联队员工武永红准备抡锤击打直径114毫米的隔热油管螺纹死扣。
“隔热管震击产生的碎片像刀片一样锋利,必须戴好护目镜才能操作!”一声严肃的提醒划破热浪,该队作业5班班长庞红彬手持护目镜,及时制止了武永红。
“只有严格按标准操作,人身安全和作业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一旁的技术员杨珊珊一边将冰水递给武永红,一边补充道。
今年以来,为确保操作流程与施工行为标准化,河南油田编制了作业系统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操作步骤、施工要求及禁止事项,并组织员工开展专项培训,员工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在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中,河南油田还明确了“三个必须”: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保险绳;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并清理周边可燃物;作业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必须如实填写操作记录与检查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三个必须”进一步提升了现场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作业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河南油田完成标准化作业1445井次,作业质量较去年同期提升17.5%。
问题整改标准化,削减“低老坏”问题
8月19日,孙为民通过生产信息化系统进行监测时,发现双H2205井地面污水池液位出现异常,存在污水外溢风险。他立即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并协调泵罐车及时回收污水,成功避免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明确整改标准,‘低老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孙为民表示。
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河南油田并非简单整改,而是严格按照 “环境整洁、流程规范、责任明确、风险可控” 的标准推进整改工作,同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低老坏”问题重复出现。
今年前7个月,河南油田依据标准化要求,完成现场作业问题整改54个,进一步提升了作业现场的高效、安全、规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