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服务

让“充电焦虑”变“幸福补能”

——中国石化“石化易电”用差异化场景打造“充电+”生态服务圈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3 08:37

阅读提示:

面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里程焦虑”与服务需求升级,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正通过差异化场景服务,加速构建覆盖城乡的充电网络,为新能源出行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中国石化充电服务品牌——“石化易电”紧密结合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各地充电站布局,从“能源补给点”向“场景解决”发展,通过“充电+”生态链延伸服务边界,为客户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充电体验,从单一充电功能升级为“人·车·生活”综合服务枢纽。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 陈小梅   娄 巧   郑秀琴   骆冬梅 整理提供

安徽安庆石油:“通勤充”模式服务职工便捷生活

推荐站点:安徽安庆石油国华路充电站

适配场景:通过在企业园区内部及周边公共停车场设置充电点位,缓解职工车辆通勤里程焦虑。

□金丹妮

“上班插电、下班满电,随充随走还省钱。”在安徽安庆市经开区城管局工作的斯女士谈起如今的通勤体验时难掩轻松。这一改变,得益于安徽安庆石油在城管局附近公共停车场投运的国华路充电站,它犹如一颗“能量纽扣”,精准契合了新能源车主的迫切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通勤充电需求持续增长,但公共充电设施不足、布局不均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安庆石油成立充电专班,深入调研城市用电需求,主动对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及公共停车场,通过租赁场地、平台接入等方式,在办公区内部或周边停车场布局充电网络,着力实现通勤“充电自由”。

其中,国华路充电站是安庆石油目前终端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快充站点。该站位于市中心,距安庆高铁站仅1公里,邻近多个居民小区与写字楼,地理位置优越。站内配备30把120千瓦快充枪及充电专属车位,可有效满足高峰时段的集中充电需求。为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安庆石油在站内每台充电桩的显著位置张贴片区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问题“即报即应”。

为引导错峰充电、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安庆石油结合国华路充电站周边环境特点,将每日0时至9时、11时至16时设为谷电时段,为车主提供充电优惠。7月,该站充电量超20万千瓦时,其中谷电时段充电量占比达70%,有效实现了电网负荷调节与用户成本节约双赢。

企业自评:

随着城市范围拓展,居民的通勤距离也在不断延长。安徽安庆石油通过在企事业单位聚集区布局充电站,一方面显著提升职工的通勤便利性与幸福感,实现从“充电焦虑”到“幸福补能”的转变;另一方面顺应新能源汽车普及趋势主动布局通勤充电场景,也是切入电动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战略举措。目前,安庆石油已在新闻媒体中心、电信公司、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及机场等场景布局充电设施,持续以“民生温度”提升城市出行的“幸福刻度”,助力绿色低碳出行成为新常态。

——安徽安庆石油党委书记 任德胜

浙江宁波石油:“校园充”模式解锁城市充电新场景

推荐站点:浙江宁波石油中兴中学充电站

适配场景:聚焦家长接送等候场景,提供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

□张立火

8月12日下午5时,浙江宁波中兴中学暑假托管班迎来放学高峰,王女士开车驶入校园停车场内的中兴中学“石化易电”充电站,扫码充电后开心地表示:“现在接孩子顺带充电,再也不用干等了。”

中兴中学充电站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核心区域,是浙江宁波石油针对家长接送等候场景推出的创新服务。站内配备了24个120千瓦大功率直流快充桩,并提供充电1小时免费停车的服务。为应对开学后的车主充电高峰,该站选择在暑期提前试运营,让家长在接送孩子的碎片时间里即可完成车辆充电,真正实现省时省心。

同时,中兴中学充电站还充分利用毗邻商圈的区位优势,打造“充电+商业+便民”一体化服务体系。家长在车辆充电期间,还可享受购物、餐饮等配套服务。站内配备的智能自助洗车机,更为车主实现了“充电+洗车”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时间利用效率。

自7月中旬投运以来,该站日均服务车辆近100辆次,累计充电量超5万千瓦时。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满足了市民多元化的出行与生活需求,也激发了周边商业活力,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

企业自评:

校园周边的充电站建设是浙江宁波石油推进“电生态”战略的重要实践。依托浙江石油“整区整县”充电发展模式,宁波石油聚焦家长接送等候、社区服务等高频场景,打造“快速充电+停车优惠+增值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矩阵,持续完善城市充电网络。

在校园场景中布局充电服务,一方面精准回应了新能源车主在接送孩子过程中的充电需求,将碎片化的等候时间转化为高效的补能时段,切实提升车主体验;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背景下,通过将充电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可将单一的充电功能升级为集能源补给、便捷停车、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构建“等候经济”生态服务圈,同时促进绿色出行理念在校园及社区的传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浙江宁波石油总经理 王会东

云南昭通石油:“高速充”模式续航补能“不打烊”

推荐站点:云南昭通石油昭通南加能站

适配场景:精准卡位G85银昆高速这一跨省车流通道,为新能源车主解决高速公路上充电难、饮食难、休憩难、物资采购难等问题。

□陈 阳

“本以为在高速服务区充电要等很久,没想到这里桩多、充电快,20分钟就充了八成电,趁这个时间还吃上了热乎的川菜,太方便了!”近日,从四川自驾到云南旅游的新能源车主李女士对云南昭通石油昭通南加能站的充电体验赞不绝口。

这一高效便捷的补能体验,得益于云南昭通石油在昭通南加能站的系统化充电布局。针对新能源车主普遍存在的“怕排队、盼快速、求适配”痛点,该站从硬件配置、技术升级到服务配套全面发力,科学设置10台直流快充桩和4台慢充桩,适配主流车型,24个充电位同步服务,最快半小时即可完成补能,有效缓解高速服务区充电压力。技术层面上,充电桩搭载智能负荷分配系统,可根据车辆电池状态动态调整输出功率,避免因多车同时充电导致的功率损耗,从而提升整体充电效率。在服务延伸方面,昭通南加能站配备了可容纳300人的餐厅、5A级司机之家(含休息床、按摩椅),以及超1100种商品的易捷便利店,全面满足驾乘人员的餐饮、休憩与购物需求。

以昭通南加能站为样板,云南昭通石油正采用“站内精品站+站外补能点”布局模式加速推进充电网络升级,让便捷充电触手可及,1~7月,在5个县区累计布局18座充电站,同比增长125%。

企业自评:

云南昭通石油持续深化新能源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完善高速服务区车辆充电服务。在智慧服务上,引入智能调度系统,提升充电效率,联动高速公路沿途的景点与美食资源,为车主推送“补能+游玩”个性化方案;在场景拓展上,将司机之家升级为“旅途生活舱”,增设母婴室、临时办公区及地方特产体验区,让充电等待变为舒适体验;在技术层面上,推进充电桩兼容性与充电效率的迭代升级,适配更多新车型,确保充电过程安全、稳定、高效。从“满足充电需求”到“创造出行体验”,昭通石油始终以车主需求为核心,不断延伸服务半径,让“等电”变为“享电”,为绿色出行注入新活力。

——云南昭通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 谢乾坤

贵州安顺石油:“景区充”模式逛街补能两不误    

推荐站点:贵州安顺石油古城充电站

适配场景:紧邻古城旅游街区、商场、市集与美食街,精准服务逛商场、买特产、品美食的私家车主,破解商圈“停车难、充电挤”双重难题。

□王 强

“逛街前插上枪,买完货充满电,停车费都省了!”近日傍晚时分,游客刘女士提着刚买的波波糖礼盒走出安顺古城市集,手机弹出的充电完成提示让她步履轻快。

位于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负一层停车场的贵州安顺石油古城充电站,是全省唯一的地下充电设施,也是周边一公里范围内新能源车主补能的唯一选择。面对核心商圈“停车难、充电挤”的痛点,该站创新将20个充电车位(含16台快充桩)融入商业动线,推出“充电免2小时停车费”活动,实现“停车即充电”的无缝衔接。自投运以来,该站日均充电量从初期的百余千瓦时跃升为近3000千瓦时,午后至晚间车位利用率持续接近100%,单日服务费收入近千元。

以古城充电站为样板,安顺石油紧扣“电要快拓”战略,全面推进“线上引流 + 线下织网”充电业务网格化布局。通过构建充电热力图模型,在物流枢纽、交通干线、市中心及小区密集地科学布点,形成“市中心-枢纽站-干线网”三级架构;积极规划建设“错峰充电+文旅路书”联动站点,结合安顺“21℃旅游”IP推出自驾充电导航服务;打通“易捷加油”APP积分体系,实现加油、充电、洗车积分互通,推出集充电、维保、购物权益于一体的“养车卡”,会员已超1.4万名;通过短视频精准触达本地客户,结合峰谷电价优化定价,有效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

企业自评:

贵州安顺石油正积极推进从传统能源补给商向“车生态”运营商的战略转型。通过打造开放式车生活平台,整合充电、养车、购物等高频服务,实现服务生态化运营。在布局方面,该公司着力构建覆盖“城区-景区-干线”的三级智慧充电网络,尤其深化文旅与能源融合,将充电网络融入“黄果树-龙宫”旅游走廊,探索“充电+文旅”数字地图的建设和推广,推动能源网与消费网协同发展。

——贵州安顺石油党委书记 张吉锐

四川成都石油:“夜间充”模式缓解营运充电焦虑    

推荐站点:四川成都石油必好充电站

适配场景:凭借场地大、充电车位多的优势,满足客运车、运渣车等营运车辆的夜间错峰充电需求。

□刘文黎

夜幕降临,成都三环路外侧的四川成都石油必好充电站灯火通明。这座占地9300平方米、拥有120个充电车位的大型充电站,自投营以来凭借场地宽敞、车位充足的优势,充电量屡创新高,已成为众多营运车辆夜间充电的“安心之选”。

在必好充电站的充电客户中,客运小车、运渣车、小货车等营运车辆占比高达80%。为提升服务体验,该站推出多项贴心举措。针对运渣车司机夜间充电不便的问题建立专属客户群,提供代看车辆服务——司机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充电进度,无须在车旁守候;充电完成后,车辆可免费停放至次日出车;专门划设运渣车专属充电区,实现大车随到随充,既提升了效率,也避免了车辆混停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实施一系列夜间举措,1~7月,该站夜间充电量同比增长25%,日均服务车辆超800辆次,排名销售系统前列。

在必好充电站运营过程中,成都石油敏锐捕捉到夜间充电司机“吃饭难”“休息难”的现实问题。为此,必好充电站引入社区食堂,每日营业超20小时,提供实惠便捷的餐食,吸引大量营运车司机在此充电、就餐。同时,站内的爱心驿站24小时开放,为司机提供舒适、免费的临时休憩空间,让夜间充电等待不再“难熬”,用细致服务赢得口碑。

企业自评:

四川成都石油正着力将场地大、营运车辆多的充电站打造为夜间充电补给站,为晚归车主或夜间出行的新能源车主提供稳定的充电服务。针对用户夜间错峰充电的需求,成都石油在站点配套提供免费休息区、上网、饮水、阅读等便民服务,并增设自助洗车、快餐简食等增值服务。这种“充电+购物”“充电+养车”“充电+餐饮”“充电+增值服务”的综合运营模式,可让车主在夜间充电的同时,一站式满足多种生活需求,显著提升了客户黏性,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四川成都石油副经理 岳 川

上海沪北石油:“物流充”模式助力绿色重卡运输

推荐站点:上海沪北石油宝山高新充电站

适配场景:是往返上海市区和港罗泾集装箱港区物流车辆的必经之地,周边厂矿企业及园区密集,服务客户类型主要为中长途货运物流车队、重卡车主。

□梁 菁 李泉成

“以前充电要跑很远,费时又费力,现在这个站就在港口附近,充电快、服务好,让我省心多了!”王先生是上海某物流车队的新能源重卡驾驶员,自上海沪北石油宝山高新充电站投运以来,他成了这里的常客。

宝山高新充电站毗邻城市主干道,是往返上海市区和港罗泾集装箱港区物流车辆的必经之地,周边厂矿企业与产业园区密集。在规划初期,上海沪北石油深入调研港口码头、工业园区及国省干道周边的新能源商用车需求,结合物流线路与车辆运行规律,将建站选址锁定物流企业聚集的宝山区。该站首期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配备22台慢充桩、13台快充桩,以及3台专为新能源重卡设计的320千瓦一机双枪充电桩。自1月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车辆超1.66万辆次,充电量突破90万千瓦时,有效解决了区域重卡车辆“充电难”的问题。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设施,宝山高新充电站主动对接周边及外部物流企业,推出错峰充电优惠等定制化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已与14家重卡运输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该站同步建设了司机休息室、洗手间等配套设施,配备空调、沙发、饮水机、手机充电设备等,赢得驾驶员的广泛好评,带动运营效率显著提升,相比一季度,二季度重卡充电量增幅达45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自评:

针对中长途货运车辆、工程车辆等新能源重卡面临的充电难、充电慢痛点,上海沪北石油聚焦港口、工业园区等关键区域沿线,科学布局充电网络。目前,宝山高新充电站二期充电项目正稳步推进,将新增5台一机双枪重卡快充桩。未来,沪北石油将以“两区三中心”为着力点,通过自投自建与平台直连相结合的模式持续织密充电网络,同时探索光储充一体化、换电等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油气氢电服”综合服务网络,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补能需求。

——上海沪北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经理 徐沈荣

记者手记:“石化易电”书写差异化服务新篇章

□何翔任

随着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中国石化充电服务品牌“石化易电”,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温暖贴心的服务理念,正于城市街巷、校园周边、景区沿线等多元场景中精心描绘出一幅幅差异化服务的生动图景。这些遍布各地的充电站点,不仅便利了公众出行,更折射出中国石化销售企业通过场景化服务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市场战略。

充电服务的终极目标在于精准匹配用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实际需求。“石化易电”正将充电网络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在校园周边,家长接送孩子时的短暂等待,可转化为高效便捷的充电“黄金期”;在商超停车场,购物消费与车辆补能同步完成,有效节省了专程充电的时间成本;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与休憩空间相辅相成,用一杯咖啡的时间缓解续航焦虑……正是基于对用户行为模式的深入洞察,“石化易电”让充电服务不再是出行的附加环节,而是自然融入生活节奏的贴心体验。与此同时,“石化易电”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人流规律、出行习惯和空间特点灵活布局、精准服务。无论是城市核心区的快充网络、景区周边的绿色补能点,还是远郊地区的应急设施,每一座充电站都成为所在地点或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了“桩随人走、电随需至”的服务愿景。

技术创新始终是支撑优质充电服务的基石。“石化易电”持续探索技术应用前沿,从智能调度系统提升充电效率到光伏棚顶实现绿色供电、从专为重卡设计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到为夜间营运车辆划设的专属充电区,不断拓展服务的边界与深度。上海沪北石油为物流车队打造重卡专属充电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与能源保障;四川成都石油针对客运车、运渣车等营运车辆推出夜间充电专属措施,精准匹配高频使用场景。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科技的力量,更传递出服务的温度,让“石化易电”在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的服务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站在能源转型的交会点上,“石化易电”正以差异化、人性化服务赢得用户青睐,抢占发展先机。每一个精心布局的充电场景,都是对“市场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理念的生动诠释。当充电枪稳稳插入车辆接口的那一刻,接入的不仅是绿色电能,更是“石化易电”与消费者无声却充满共鸣的品牌沟通。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