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4 07:58
丁玉萍
会议“打包”、文件“瘦身”、考核“重质”……各单位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重点。这一系列“减法”如精准手术刀,剜除形式主义冗余,推动“走出会场案头、走向一线实干”成为新常态。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做好“减法”与“加法”,让形式减下去、实干提上来。
做好减负“减法”,才能让基层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减负不是目的,而是优化资源配置,把时间还给生产力。关键要精准界定“减什么”:坚决减掉干扰中心任务的羁绊、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与冗余程序,为基层干部员工松绑,让他们沉下心抓生产、促经营、保安全,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善做赋能“加法”,方能为基层提质增效注入动能。减负不减责任,减的是宽泛要求,增的是硬核效率。随着会议、报表、不科学考核减少,专业管理人员得以从繁杂事务中解放,扎根现场、深耕专业、解决一线难题,激发生产动能。
做“加法”还要创新施策。管理人员要多关心基层诉求、完善服务保障,增强员工获得感,企业要理顺权责让基层明确工作方向,强化培训提升履职能力,用好精准激励“指挥棒”。唯有以会议室的“减法”换现场的“加法”,以“两腿泥、一身汗”的务实作风,让作风建设见行见效,才能推动基层工作更高效、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