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法治

江汉油田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导师带徒机制,构建职业生涯导师、思想政治导师和专业技术导师联合带徒新模式

“三师带徒”引领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5 08:08

本报记者 黄予剑

通讯员 彭楚翱 王海欣

“去年参与的革新成果获得油田三等奖,今年我又报名参加了新的课题攻关。”8月25日,在江汉油田采服中心井下作业部106修井队,2022年入职的员工郑昊昊谈及成长体会时,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他坦言,除了个人努力,更应该感谢师傅们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帮扶。

“我们实施‘三师’培养新机制,中心领导、基层单位负责人和技师团队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提升3个方面一起抓,帮助新员工尽快成长为业务能手、专业骨干。”该中心井下作业部负责人刘勇介绍。

2021年以来,油田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600多名。一个徒弟“三师”帮,“三合一”联合带徒新模式,成为江汉油田落实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新入职员工成长成才步伐的生动写照。

指方向:帮助青年人才选好“职业赛道”

“在学校以理论研究为主,在企业更侧重快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刚开始特别不适应,不知道从何下手。”研究院战略规划所的博士周林,对去年9月的一次座谈交流活动印象深刻,“没想到,油田主要领导担任我的职业生涯导师,现场答疑解惑,帮助我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让我感觉心里有了底,工作信心也更足了。”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周林起初的困惑,是众多初入职场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导师带徒活动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专业技术导师,还特别增加了职业生涯导师和思想政治导师。”油田组织部人才管理室高级主管许骁介绍,他们把青年人才培养作为“一把手”工程,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由油田领导担任职业生涯导师,通过日常了解、事件观察、人力资源测评等方式,全面分析学历、专业和潜质等情况,帮助青年员工及时校正发展方向、优化成长路径,把“企业需要什么”和“我能做什么”有机结合。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毕业生由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职业生涯导师,在基层单位层面分别配置思想政治和专业技术导师,构建起职业生涯导师全过程指导、思想政治和专业技术导师分工负责、分层分类共同培养模式。

选师傅:以示范带动形成“灯塔效应”

虽然红星净化站已投运一个多月,但第一次参加会战的物资供应中心青年业务员孙前,依然对参建经历印象深刻。

“山区道路狭窄,而许多设备又超长、超高、超宽,师傅卢循洋便亲自带队引导车辆进山,常常忙到深夜一两点才返回。”这位今年荣获“油田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的青年员工表示,通过与“老供应”并肩作战,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石油精神”。

身边的榜样最能感染人、激励人。“如何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每一个党支部面临的重要问题。”该中心涪陵供应部党支部书记田俊是孙前的思想政治导师,说年轻人思维活跃,传统的说教方式早已行不通,“除了日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引导以外,党支部还要为他们选好师傅,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指方向更要开好头。油田党委引导各单位在新员工培养上思想、业务同步抓,思想政治老师主要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充分运用党支部“三会一课”、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形势任务宣讲、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等载体和方式,帮助年轻人端正“三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时精心挑选政治素质过硬、现场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的人员担任专业技术导师,建立“徒弟出成绩,师徒同奖励”的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

搭平台:让成长进步时时“被看见”

“跟着油田专家边学习边实践,参与课题研究,从一个爱提问的学生,逐渐变成应对复杂问题的科研人员……”在江汉油田工程院第29届青年科技论坛大会上,荣获一等奖的博士后朱柏宇分享自己的成长收获。前不久,他申报的攻关项目成功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成为中国石化4个获批项目之一。

近年来,该院持续举办青年科技论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安排青年人才参与承担集团公司和油田重大科研项目,让他们在实战实践中挑大梁、当主角、展才华。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油田结合导师带徒活动,引导各单位把握青年人才成长需求,加强科研与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多层次历练,鼓励他们到基层一线练就过硬本领。大力开展“专家大讲堂”、“青年思享会”、青年科技精英赛、青年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为青年员工展示才华创造机会、提供舞台。

“针对近三年入职的40余名高校毕业生,我们专门安排他们参与科研课题攻关,每年评比表彰名师高徒,组织青年技术骨干上讲堂,分享体会收获。”研究院组织人事部主任万立国介绍,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各类展示平台让他们的成长进步时时“被看见”,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在油田2024年“工匠杯”创新创意大赛中,该院6名青年获一二三等奖。前不久,该院天然气勘探青年团队获评“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