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给大山油井安装“千里眼”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8 08:05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方 勇

近日,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大山里的河南油田旬宜探区,烈日把裸露的岩石晒得发烫。河南油田水电厂市场开发中心通信项目部负责人黄敏蹲在光缆盘旁边,专注地接线、盘线。

这是他们在旬宜探区施工的第10天。黄敏抬头望了眼挂在树梢的烈日,不忘叮嘱技术员:“旬宜探区是油田今年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咱们的通信线就是探区的信息网,得赶紧把信息网架起来,方便科研人员随时掌握油井信息。”

此前,受复杂地理条件限制,该探区的油井未安装信息化设备。今年,河南油田加大对该探区的勘探开发力度,计划为油井加装信息化设备。该项目部的任务是为15口油井安装视频与信息化仪表、调试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敷设12个井台、30余千米光缆。

为了加快进度,黄敏带着队员在山腰搭起临时帐篷,以此减少往返驻地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施工中。

12时,负责3号井台施工的张明新,在对讲机里急切地说道:“这里的光缆要穿过石缝,需要搭架子。”

“我们马上到。”黄敏抄起铁锹就往陡坡上爬。山路陡峭得近乎直角,他只能手脚并用地攀爬,裤腿被山间的荆棘划出一道道口子。

3号井台的施工任务最终顺利完成。黄敏和队员提起被挂得满是口子的裤脚,开起了玩笑:“咱们也算是赶时髦了,现在不都流行破洞裤嘛!”一阵轻松的笑声在寂静的山林里回荡,驱散了队员的疲惫。

傍晚收工时,绚烂的晚霞把连绵的山梁染成了金红色。黄敏蹲在帐篷外清点施工设备,用笔在图上标记:“明天咱们兵分两路,一路走山脊敷设光缆,一路处理剩下的接头,必须保证所有油井的数据传输网络尽快开通。”

深夜23时,帐篷里的同事都已入睡,黄敏在工作日志本上认真记录:“今天敷设光缆1.2千米,明天重点突破5号井台石缝段施工。”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