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沧州炼化从专业层面对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开展评估与管控,明确各运行部的风险总值上限,严控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火作业的数量,同时每日监督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直接作业环节全程安全受控

以风险赋值打造安全高效管控模式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09 08:10

张 婷

“这项作业风险值为8,属于高风险作业,我们一定要做好过程管控。”8月20日,在沧州炼化炼油三部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换热器的特级动火作业现场,设备技术员于跃龙仔细检查施工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叮嘱现场监护人员,要从严核查人员资质、严格检查设备机具。

沧州炼化的现场施工作业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且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对此,沧州炼化以风险赋值为核心抓手,构建起全面高效的风险管控模式。公司每天下午5时准时召开JSA会(作业安全分析会),从专业层面对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开展评估与管控,明确各运行部的风险总值上限,严控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火作业的数量,同时每日监督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直接作业环节全程安全受控。

为确保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沧州炼化严格执行“非必要不施工”原则,要求各装置依据作业风险限值管控方案进行作业申报。公司为每类作业赋予对应风险值,结合作业类型、作业级别、施工量、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精准核定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此外,公司还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作业预约与风险赋值管控,引导各运行部自主、合理地开展风险赋值与作业预约,并通过“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的方式细化任务分工,全方位严控现场作业风险。

“我们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依据施工内容提前识别作业风险、统筹对接人力与物力资源,在缩短作业票开票时间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工作质效。”炼油三部安全总监夏继飞介绍。今年以来,沧州炼化从严规范操作管控,着力压减现场高风险作业数量,全力保障施工安全。截至目前,全厂风险总值稳定控制在120分左右,安全管理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专家点评

沧州炼化安全环保部经理 冯延龙

作业风险赋值是企业安全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的有力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每日量化评估各装置现场作业风险值,形成可衡量、可比较的指标,实现日均现场高风险作业数量和全厂风险总值的有效管控,为打造全面高效的风险管控模式提供可靠依据。

特别是在作业票审批环节,沧州炼化要求特级动火作业由公司副总经理或安全总监现场审批,Ⅳ级高处作业由主管部室主要负责人现场审批,一级动火作业需安全环保部现场审批。

此外,沧州炼化还构建分级管控模式,对中高风险作业落实“双监护+作业许可”刚性要求,对低风险作业采取“常规流程+监督检查”轻量化管理。这一创新举措,能够充分压实部门和属地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保障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可控,最终实现安全管理质效提升。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