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0 08:22
●名 称:浙江石油绍兴油库
●坐 标:浙江绍兴市东湖街道五和村
●特 色:树立创新与公益标杆
□邱丽莉 郦炎奇 文/图
清晨7时,浙江石油绍兴油库班前会准时开始。主操夏威站在白板前,一边圈出设备参数,一边向同事讲解油气回收系统优化要点。入职仅3年的他,如今已是油库技术骨干,能熟练操作计量、储运、电工等多个岗位工作。“班前十分钟的分享,让我从‘新手’变成了‘多面手’。”夏威说。
这样的“班前十分钟”课堂,在绍兴油库已坚持5年。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却让这个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90%以上的员工成长为高级工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并在销售系统技能竞赛中屡获金奖。
“我们油库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员工技能上,更体现在持续的技术创新上。”油库首席技师张晓武说。在油库技师工作室,墙上挂满技改项目的流程图和设计草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新型油气回收接头装置。这套由员工自主设计的装置,不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而且让油库维护成本降低30%。
像这样的技改项目,绍兴油库每年都会推进多个。油库主任刘喜介绍,团队设立了“啄木鸟奖”和“大师傅奖”,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隐患、优化流程。5年来,油库累计收集并采纳员工建议310项,其中28项被销售公司和省公司评为优秀,每年节省维修及运营费用超10万元。
除了技术创新,绍兴油库的另一张“金名片”是公益服务。每个月的第二个周末,油库的“钱哥来了”志愿服务队都会准时出现在绍兴的社区、敬老院和广场。维修员张晗浩的“百宝箱”里装着电烙铁、万用表和各类配件。“很多老人家的电饭煲、收音机用了十几年,舍不得扔,我们就帮他们修好。”张晗浩说,3年来他们为居民免费修理小家电200多件。
服务队队长钱越峰专攻另一项“刚需”——理发。他说:“社区里不少老人腿脚不便,去理发店要走很远,我们就上门服务。”钱越峰的理发推子已为数百位老人修剪过头发,有些老人甚至记住了他的排班表,提前在社区门口等候。这支由油库员工自发组成的服务队,年均开展公益活动30次,是绍兴当地知名的公益品牌,多次获得绍兴市慈善总会的表彰。
如今,走进这座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油库,控制室的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设备运行状态,员工们仍在“班前十分钟”里碰撞着新的创意。正如刘喜所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油库的安全高效运营,更是对技术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