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师徒情长

师徒间默默的情义,深沉、朴实,能让人熬过黄沙扑面的日日夜夜。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1 08:22

李玉虎

科威特的沙漠,白日像火,夜晚似冰,风从四面八方裹挟着细沙扑面而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公司SINOPEC-923队的井场就镶在这片沙海的一隅。

何昕到队的第一天,正值中午,气温高得连风都是烫的。他站在钻台下,脸色发白,额角大颗大颗的汗珠不断滚落。

“咋,看你这脸色,怕是顶不住了?”一个略带沙哑却透着关切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何昕抬头,看见一个中等身材的师傅,背着电气工具包,衣服上满是汗水浸出的盐渍,脸上挂着笑容。

“我是你师傅,王建阳。”他把手里的冰水往何昕兜里一塞,“这里天热,注意身体,喝口水。”

冰水刚贴上嘴唇,冰凉透心,像是有股力气顺着喉咙一下把人从热浪里拉了出来。

初学电气,活儿杂活儿累,体能竟有些跟不上,再加上酷热,常常是还没干两小时,何昕就气喘吁吁、脸色煞白。

“别急,”王建阳扶住他,“干电气,靠的不是蛮劲,得细、得稳。”

有一次,井架航空灯突发故障,两人顶着烈日去检查。第一次爬井架天车的何昕,腿软得几乎没法迈步。

王建阳拍拍他肩膀:“恐高?你看这电机架,不就比二层台高点?来,咱俩一块上,我跟着你。”

师傅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却走在何昕的身后,随时准备托住他。终于站在了井架顶上,“别急着动,先稳稳神,望一眼沙海。”王建阳轻声说。

何昕抬头,茫茫沙海金黄一片,井架在风里笔直挺立,营房的灯光在远处微弱闪烁,心头竟莫名安定了下来。

随后几天,何昕逐渐适应了高温和高处的恐惧,但真正让他成长的,是师傅那“不厌其烦”的陪伴。王建阳手把手教他怎么辨识线路,怎么排查故障,怎么保持冷静——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片沙海里,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中原铁军。

终于,第一次独立完成电气抢修的机会来了。

那天夜里,井场突发断电。风声中,何昕咬牙冲进发电房,熟练地进行一系列操作,恢复了电力。当灯光重新亮起时,钻台上的同事欢呼起来。

何昕回头,见师傅正站在昏黄的灯光下:“可以啊,徒弟,合格了。”

何昕喉头一热,却没能说出话来。

日子在沙海里缓慢流转,转眼何昕已能独当一面,而师傅的回国计划也提上了日程。临别那天,师徒俩坐在茶室前的台阶下,手里捧着冰镇的汽水,望着远处昏黄的天空。

“师傅,你不在,我能行吗?”何昕低头问。

“咋不行?胆子有了,手艺有了,心也定了,怕啥?”王建阳把空瓶往沙地里一扎,“记住一句,咱干的是电气,灯亮了,人心也就亮了。”

沙漠的风又起了,吹得天边泛起金光。何昕望着远方,心里默默记下了师傅这句话。

(作者来自中原石油工程)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