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法治

想问题做决策要多用法治思维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2 08:13

顾家瑞

法治思维不仅是科学决策的准则,也是企业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下,企业决策必须坚守法治底线——严循程序、严守边界、严究责任,以法治思维引领决策全过程,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法律检验和实践考验。

严循程序,筑牢决策制度“防火墙”。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决策程序机制,从议题提出、调研论证到集体审议、合规审查,每一步都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规定。重大决策尤其要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杜绝“拍脑袋”决策。只有让决策全程在制度框架内运行,才能避免因程序疏漏导致的决策失效,确保决策科学有效。

严守边界,划清权力“责任红线”。企业决策者必须清楚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在经营管理、项目审批、利益分配等决策中,坚决不越法律红线、不碰制度底线。要建立决策事项清单,明确哪些必须集体决策、哪些需合规审核,确保决策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只有守住权力边界,才能有效防范决策的法律风险和廉洁风险。

严究责任,让法治问责真正落地见效。企业要建立决策终身追责机制,对因违法决策、违规决策造成损失的,无论决策人是否在岗,都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同时,要完善决策后评估制度,对决策执行效果和合法性进行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让问责机制真正“带电长牙”,才能倒逼决策者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