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法治

巧用金融衍生品增效创效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2 08:14

《提质增效》专栏

面对当前化工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大宗化工产品面临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如何增强板块和产业链创效能力?

化销华南分公司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利用金融衍生品业务,协助生产企业锁定加工区间效益,构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业务模式。

庞春丽 戴 威

近年来,化工销售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金融工具与实体生产的协同路径。面对华南区域PX(对二甲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下游PX-PTA(精对苯二甲酸)产品加工利润收窄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等挑战,化工销售华南分公司创新营销模式,结合业务场景探索开展产业链套保业务,精准提升区内企业生产效益。2024年,华南分公司为化销板块增效1993.48万元。

条块联动 组建专业团队

在化工销售本部统筹下,化销华南分公司联合化销国贸公司、海南炼化组建跨职能项目团队,设立推进领导组、商务组、业务实施组、财务组和顾问组5个专项小组并行协作。

专项小组通过条块联动,有效打通决策、执行与风控闭环。其中,“推进领导组”统一领导项目工作,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相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给予工作指导;“商务组”负责市场调研工作,与下游客户洽谈商贸条款,与海南炼化对接买断采购方式;“业务实施组”进行金融衍生品业务方案设计,具体负责业务实施、流程优化和效益分析;“财务组”开展保证金出入金、金融衍生品会计核算、实货结算管理工作;“顾问组”负责风险管控及绩效统计考核。

化销华南分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统筹、垂直型管理、矩阵式运营”的体制机制优势,创新金融衍生品营销模式,不仅为企业增效和灵活调整生产负荷提供了更多选择,还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保障稳定供应,提升了战略客户的满意度。

洞察市场 匹配营销方案

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产能投放节奏、替代品竞争等影响,芳烃产品价格呈现显著周期性波动。化销华南分公司深入分析内外贸销售体系的差异,吸收行业先进经验,结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调整定价与营销策略,利用新加坡交易所PXN(对二甲苯对石脑油价差掉期)工具,设计并实施了锁定PX加工利润的方案。

化销华南分公司根据PXN合约交易规则,强化市场动态分析,每日传递交易信息,敏锐把握价格窗口。本着套期保值原则,主动对接下游客户,将PX产品销售合约的计价周期由“上月24日至当月23日”调整为当月自然月,实现实货与期货计价周期统一。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海南炼化两套PX芳烃装置成本测算,优化内部关联交易定价,通过累计操作3万吨PXN金融衍生品,精准规避加工利润收窄风险,助力海南炼化稳产增效。

防控风险 实施应对策略

衍生品业务因复杂性高、与金融市场关联紧密,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化销华南分公司在制定PXN操作方案时,全面评估客户履约、加工费波动、汇率等各类风险,并制定相应应对策略。通过密切跟进客户履约进度、持续研判市场走势,重点防范加工费波动风险。同时,公司打通金融衍生品业务跨境美元收付通道,及时结汇平仓盈利,有效减少汇兑损失。2024年7月,公司预判石脑油-PX加工费收窄,于8月至9月分批平仓,成功控制风险。

为保障金融衍生品业务拓展及推动营销模式创新,规避潜在业务风险,化销华南分公司开展多层次培训,面向公司决策和管理层、管理职能部门人员、产品部相关人员、生产企业等4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宣贯PX营销转型创新必要性、可行性,充分凝聚创新发展共识。同时,针对金融衍生品系统原有功能不足,化销华南分公司组织顾问完善保证金出入金审批及监控等系统功能,进一步强化对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风险防控。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