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2 09:17
●赵 青
据油价网近日报道称,受哥伦比亚政府持续加码的环保政策影响,壳牌、雪佛龙等国际油气巨头正缩减或终止哥伦比亚海上的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这一趋势导致该国能源投资环境持续恶化,而南美其他国家则成为能源巨头的新焦点。
自2022年以来,哥伦比亚油气行业的投资门槛显著提高。哥伦比亚政府不仅收紧了常规油气勘探监管政策,还全面禁止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2022年11月,哥伦比亚停止授予新的石油勘探合同,同时提高了油气行业税率,推出了阶梯式附加费制度:当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每桶67.30美元时,附加费起征点为5%;当价格升至每桶75美元及以上时,附加费翻倍至10%;当价格达到每桶82.20美元时,附加费最高可达15%。此外,哥伦比亚政府还曾试图取消对油气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过2023年11月被哥伦比亚宪法法院驳回。
投资环境的恶化引发了国际石油巨头的撤离潮。今年早些时候,壳牌宣布退出与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共同拥有的三个加勒比海海上天然气项目。据路透社报道,雪佛龙也已退出其在哥伦比亚运营的海上区块,彻底结束了其在该国的勘探生产活动,目前仅保留下游业务,包括6个终端和500多个加油站。
在缩减哥伦比亚业务的同时,国际石油巨头正将投资重心转向南美其他勘探热点地区。苏里南和圭亚那成为主要受益者,两国近年来凭借宽松的监管环境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以圭亚那为例,埃克森美孚等国际油气巨头已在斯塔布鲁克区块成功启动多个大型海上项目,使其石油产能在短短几年内突破90万桶/日,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兴力量。
哥伦比亚政府原本希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实现能源转型,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随着油气产量持续下滑,该国能源供应出现短缺,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反而不断上升。据行业数据显示,自2022年政策调整以来,哥伦比亚原油日产量已下降约8%,天然气自给率从90%降至75%,不得不增加能源进口量。作为传统油气出口国,油气产业贡献了该国约15%的财政收入和20%的出口额。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若投资持续流失,未来3~5年哥伦比亚油气产量或将再下降20%,不仅影响经济稳定,而且会削弱能源转型所需的资金基础。
目前,哥伦比亚油气行业的未来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政府近期释放出微调政策的信号,但国际油气巨头对其维持政策稳定性的信心尚未恢复。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哥伦比亚如何平衡环保目标与投资吸引力,将成为其能源产业能否继续稳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