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5 08:11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王 迪 张 康
8月28日,胜利油田东胜公司水平井轨迹跟踪办公室里,技术人员围坐在屏幕前,关注着沾29-平39井三开水平段的钻遇进度。经过连续12小时的跟踪,这口井三开顺利完钻,钻遇优质储层。
面对资源基础差、开发难度高等难题,该公司践行“精攻难动用储量,建功边际油田”的责任使命,实现连续8年原油产量箭头向上,今年前8个月,原油产量超计划进度1.43万吨。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靠的是扎实的管理、灵活的思路和一帮干事创业的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
“白帽子”进驻井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8月14日,牛25-65井开展抽油机基础更换工作,烈日下,东胜公司牛庄采油管理区副经理刘天胜始终紧盯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直到风险清单最后一项被划掉,才放心收工。
井场上,像刘天胜这样从事安全监督的基层管理人员被称为“白帽子”。2024年以来,“白帽子”把办公桌搬进井场,参与高风险作业施工。
安全是确保上产工作的前提。该公司发挥“关键少数”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基层管理者和生产施工人员同干、同管、同责。公司主要领导带头进井场,在进行高风险作业前,审方案、定措施、现场验收项目质量;作业中不离现场,直到风险销项完成才收工。
“不是震慑,是同心。”东胜公司安全(QHSE)管理部经理徐付仓说,“让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盯在现场,不仅保证了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提高了。”
该公司建设标准化井场,针对不同油藏类型及工艺技术措施,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对9类重点领域、6项重点工作实施全过程管控;编制公司标准化操作规程;组织员工与承包商共同培训学习,提升现场人员操作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为油气生产保驾护航。
突破勘探开发禁区,难动用油藏焕发生机
地下相隔数百米的河122区块与河125区块,原本被视为“两条互不来往的暗河”,却因勘探思路转变,今年初以来,开创连片开发新局面。
“过去‘钉子井’是禁区,井打下去没油,就绕道走。”东胜公司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蒋建亮说,“现在用辩证思维看油藏,空井边可能藏着高产井,薄层旁也许紧挨厚层,就像煎蛋,蛋白与蛋黄看似分离,实则一体。”
思路一转,难动用油藏焕发出新生机。
多年来,东胜公司瞄准“多油藏类型资源接替、存量资源未高效动用、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三大潜力增长点,明确“稳定低渗、提升中高渗、突破稠油、拓展页岩油” 开发路径,坚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
按照“少井高产、大幅提产”思路,他们通过注水补能、压驱、创新工艺技术等方式,打出全套“组合拳”;对标海洋采油厂油层保护经验,从井位部署到钻井过程,从新井投产到后期管理,对油藏层层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现地上地下工艺措施一体化无缝衔接,让难动用油藏开发不再“难”。
强化精细管理,推动干部员工比真功
“无棣采油管理区代表请上台。”在东胜公司近日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听主持人喊到名字,无棣采油管理区经理李洪波小跑上台,汇报了管理区经营管理工作。当天,和他一样被“盲抽”到的还有3家采油管理区负责人。
今年以来,东胜公司在财务一体化平台上新设“记账本”,把每一分钱的花费、每一件事的落实,都实时记录、随时可查。“只有把账算细,高质量发展才有底气。”东胜公司经营共享服务中心高级主管马冬梅说。
公司从一季度起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增设盲抽环节,抽到谁谁就现场汇报和答疑。“过去开会,上面讲下面听,谁发言提前定好。”马冬梅说,如今谁都有可能被点名,让大家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
去年以来,东胜公司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竞赛和“手指口述”标准化操作等,推动干部员工比真功、查短板。同时,将标准化操作贯穿生产运行全过程,杜绝“不知不会”“无知乱为”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