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宿舍门从不锁,电话24小时在线,在胜利油田新春公司春风基地,刘晓庚的名字,早已和 “安心” 二字紧紧相连——

“有他在,很安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9 08:10

李海鹰 张 太 丁 洁 张 锐/文 赖小红/图

从山东东营到新疆克拉玛依戈壁深处的胜利油田新春公司春风基地,这条路,刘晓庚已经往返了两年。

2023年,胜利油田西城服务协调中心开启员工健康新春项目,这是油田健康管理阵地首次实现跨省跨区域的突破。没有片刻犹豫,在现河医疗卫生项目部担任科室主任的刘晓庚第一时间报名。

戈壁生活的单调,刘晓庚早有耳闻。妻子退休前在新春基地工作过3年,他知道,位于戈壁腹地的新春公司管理一区和三区距周边最近的128兵团医院也有18公里。“那里需要我们”。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刘晓庚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抵疆的情形。当车子驶进春风基地院内时,远远就看到健康驿站外迎接的人群。“你们来了,我们就踏实了。”那一刻刘晓庚和搭档赵梅感受到的热情,比7月新疆的温度还要热烈。

一切从零开始。他们听取员工需求,完善健康服务制度,采购药品器械,从新春公司和外闯单位2000余名员工中筛选重点关注人员,建立“一人一策”档案……健康服务工作很快迈入正轨,健康讲座、急救培训、基层巡回服务也陆续开展起来。用一周时间,刘晓庚在新春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的协助下,跑遍新春公司4个管理区,查看周边医疗环境,为每个管理区都建立起“120急救途径”。

刘晓庚从医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员工们亲切地称他“全科大夫”。除了日常头疼脑热咨询、跌打损伤换药、晨起测量血压血糖等,他更为关注的是那些凶险的隐性病症。

2024年9月的一个清晨,一名员工突发胸闷胸痛且伴有头晕症状。当他大汗淋漓地到健康驿站咨询时,刘晓庚凭借经验迅速判断为急性心梗,立即指导其用药并迅速转诊到90公里外的奎屯市医院。当员工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接诊大夫由衷地说了一句话:“幸亏你们有专业人员第一时间急救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历了这场生死救援后,刘晓庚感觉“这辈子都没那么自豪过”,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了。

刘晓庚的宿舍就在健康驿站隔壁。在新疆的日子,“下班”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他的宿舍门从不上锁,健康驿站门口张贴联系方式,无论是健康咨询还是其他服务需求,他都会第一时间响应。也正因为如此,在新疆的每一天,他都紧绷着神经:“守护着2000多名员工的生命健康,一刻都不敢松懈。”

新春油区基层班站相对分散,刘晓庚会定期开展巡回服务、送医上门。两年间,他无数次坐车行驶在沙漠和戈壁深处,既感受过50摄氏度的酷暑,也见到过零下40摄氏度的寒潮。一路的颠簸和辛苦,都会在为员工送上健康服务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今年3月,不少员工感染甲流。那段时间,刘晓庚从早晨睁开眼一直忙到半夜,有时刚想躺下迷糊一会儿,就会有高烧的员工来敲门。每天接触病人,刘晓庚也未能幸免,但他仍然坚守岗位,一边忙着应急处置,一边还要做好健康提醒和消杀指导。搭档赵梅数次问他“还能坚持吗”,刘晓庚都坚定地点点头。那几天,是刘晓庚最想家的时候,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每次通话时他都只说了几句就匆匆挂断。直到两个月轮值期结束回到东部,妻子才知道原委。

两年间,春风基地的重点关注人群数量明显下降,刘晓庚也和大家处成了朋友。在春风基地站待了十年的李明光说:“有刘大夫在,我们很安心。”

寒来暑往间,刘晓庚已经往返新疆、东营十余次,他却从来没有见过乌鲁木齐白天的街市。“从来到走,都是在春风基地工作,只能在离开新疆的前一晚,在乌鲁木齐逛一逛”。

当被问及还要在新春基地待多久时,刘晓庚说,只要有需要,他会一直在那里待下去。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