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博览

全球石油市场2030年 将迎来供需“双达峰”拐点

地缘波动与供需重构下的价格展望及2030年能源转型与市场格局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19 10:37

●王 佩 侯 晖 张 晨

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国际油价的政治属性日益凸显。短期来看,原油市场呈现“需求疲软、供应增加”的双轨驱动格局,地缘扰动带来了脉冲式震荡,预计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在65~75美元/桶。长期来看,市场将于2030年前后迎来供需“双达峰”拐点:需求侧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仍具韧性,化工原料将逐步替代交通燃料,成为核心增量;供应侧由非常规资源主导增产,美洲供应重心南移,欧佩克+策略由“减产挺价”转向“争夺市场份额”。

短期油价:地缘扰动与供需压力下的震荡下行

2025年,全球原油市场持续面临供需双重压力。需求疲软构成主要压力,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覆盖了汽车、钢铁、铝等行业及近200个经济体,全球贸易收缩显著削弱了能源消费预期。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长期从紧,虽然预计9月降息,但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仍显不足,进一步抑制了原油需求。

供应侧则持续扩张,欧佩克+提前退出220万桶/日的额外自愿减产,并启动退出165万桶/日自愿减产计划。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成为增产核心,1月~8月实际增产119万桶/日,占欧佩克+增产总量的70%。在需求疲软背景下,供应放量加剧了市场过剩压力。

地缘政治扰动呈现脉冲式波动。6月,以伊冲突升级一度推动布伦特油价周涨幅超过14%,但随着以伊停火,油价5日内回落至冲突前水平。此外,美国切断委内瑞拉石油收入等措施也曾触发供应中断担忧,但此类地缘溢价多在事件缓和后迅速消退,地缘扰动未改变供需主导的下行趋势。

需求侧演进:结构转型与韧性延续

全球能源转型虽然加速推进,但石油消费仍具韧性。能源体系正从“替代模式”转向“叠加模式”,新能源并未简单挤压石油空间,而是在多元能源组合中重新定位。石油在交通和化工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性,未来十年,全球石油消费占比预计保持在25%以上。交通燃料需求加速下滑,但化工原料需求增长构成关键支撑,使得石油需求呈平缓达峰态势,而非断崖式下跌。

交通领域用油正经历颠覆性变革,化工原料增势显著。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在轻型汽车销量中占比将从2024年的20%升至2050年的60%以上,2030年后交通电气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推动交通燃料需求2028年后进入下降通道。同时,化工原料需求逆势增长,全球乙烯产能预计从2025年的2.4亿吨/年扩大至2030年的2.8亿吨/年,同期对二甲苯(PX)产能由1.2亿吨/年增至1.5亿吨/年。轻质化工品需求推动相关原油消费以每年40万~60万桶的速度增长,占新增需求的80%左右。

全球需求增长极向亚太新兴经济体转移。石油需求增长逐步由美国、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驱动转向非经合组织国家,预计年均增速保持在1.5%,2030年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规模将达到6200万~6300万桶/日。未来5年,亚太地区将贡献280万桶/日的新增需求,占全球增量的80%以上;印度将凭借工业化进程引领增长,石油消费年均增速预计达到3%;东南亚国家联盟承接产业链转移,石油需求年均增速由近年的2%升至4%。

供应侧变革:非常规主导与格局重构

上游勘探开发面临资本支出不足的长期挑战。2025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较2014年的高点下降了37%,常规油气增量逐年放缓。投资结构发生显著转变,2026年~2030年,深水油气与非常规资源投资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到2030年,深水与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比将分别提升1%和3%,常规油气占比将相应下降4%。

以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产量保持韧性,美洲供应增量南移。经过并购重组、技术和管理优化后,美国页岩油产业集中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但成本呈上升趋势。达拉斯联储数据显示,新井盈亏平衡成本为61~70美元/桶,平均约65美元/桶,低油价环境将制约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供应重心逐渐南移。此外,通过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开发提升成本效率,巴西盐下油田未来5年预计增产40万桶/日;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资源丰富,多艘FPSO陆续投产,预计未来5年新增供应50万桶/日。

欧佩克+政策导向灵活,通过“一月一策”巩固市场话语权。当前欧佩克+依托弹性配额体系调控市场,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三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可快速调整产量平衡供需、影响油价。2025年,其通过迅速增产既回应美国的低油价诉求,又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此类“精准调控”使得欧佩克+在供应达峰阶段仍主导价格形成。

价格均衡重构:中低位波动成新常态

供需两侧的结构性转变推动油价中枢下移。化工原料需求增加延缓全球需求达峰进程,但无法逆转总量见顶趋势;欧佩克+剩余产能高企,非欧佩克国家产量韧性足,支撑全球原油供应。供需“双达峰”确立了新均衡点,2026年~2030年,布伦特油价预计在55~75美元/桶区间宽幅震荡,均值低于前一时期80美元/桶的水平。

短期来看,原油市场仍受需求疲软与供应过剩双重压制。长期来看,供需“双达峰”标志着市场进入历史性拐点,即全球石油需求稳步见顶,成品油增长动力减弱;非欧佩克供应增长放缓,欧佩克+剩余产能高位抑制油价上行。国际油价商品属性回归,中低位运行成新常态。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