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9期 时间:2025-09-28 09:00
王峥 周敏 宋磊 周朝辉
※据麦肯锡美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美妆行业(含化妆品、香水、个人护理)市场规模2023年已达4460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5900亿美元;另据报告,2024年,全球美妆包装市场规模达3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502亿美元,2024~203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7%
※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行业增长模式也正面临新的审视,各国的降碳刚需倒逼化妆品包装行业材料更替,生物基材料因兼具低碳排放、可再生来源和可降解性,成为全球化妆品包装行业转型核心方向
※欧莱雅、金佰利等国际企业已制定严苛的绿色包装战略,计划于2025年前全面淘汰不可回收复合层等“问题或非必要”包装材料,推动塑料包装实现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化,并进一步提升生物基材料或再生塑料在塑料包装中的平均占比。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与美国创新材料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可持续的低碳足迹材料应用于香水和美妆产品包装。德国化妆品公司拜尔斯道夫在其化妆品包装中使用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第二代”生物基材料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化销华东”)将中原石化生产的生物基产品推广至化妆品包装行业某国际龙头企业,成功将生物基树脂引入欧莱雅、LVMH等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供应链
※相较于传统石油基产品,生物基材料迎来机遇期,但其市场推广需依赖专家型营销团队的核心作用
全球化妆品包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而随着欧盟法规条款对塑料制品不断收紧,以及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改变,国际化妆品知名品牌开始制定绿色包装战略,倒逼供应链在短时间内完成包装材料转型,化妆品包装行业材料更替势在必行。生物基材料因兼具低碳排放、可再生来源和可降解性,成为全球化妆品包装行业转型核心方向。
全球化妆品包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麦肯锡美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美妆行业(含化妆品、香水、个人护理)市场规模2023年已达4460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5900亿美元。尽管化妆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可观,但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包装正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对美妆包装市场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美妆教程和开箱视频的流行,让“高颜值”且易于传播的包装更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品牌方更加重视外包装的设计与功能性,既要确保其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又要维持足够的吸引力以保障消费者使用体验。
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商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美妆包装市场规模达3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502亿美元,2024~203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7%。
降碳刚需倒逼化妆品包装行业变革
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行业增长模式也正面临新的审视,各国的降碳刚需倒逼化妆品包装行业材料更替。
法规持续收紧。欧盟通过强制性法规促进包装材料转型,构建了全球最严格的绿色壁垒。2019年6月欧盟颁布的《一次性塑料指令》于2021年7月起在成员国全面实施,其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显著减少一次性塑料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今年1月,欧盟正式颁布《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通过建立A(可回收率为95%或更高)、B(可回收率为85%或更高)和C(可回收率为70%或更高)的三级回收评价体系,规定任何未能达到至少C级的包装将被视为不可回收且禁止上市,同时设定塑料包装中的消费后回收(PCR)塑料废物的最低含量,要求所有塑料包装在2030年1月1日、2040年1月1日或法规生效3年内(以最晚时间为准)必须含有规定比例的PCR成分,若未达到此最低含量,相关品牌产品将面临下架和罚款。
此外,欧盟REACH法规(欧盟针对化学物质管理的综合性法规)2.0修正案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在任何化妆品包装中故意添加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碳关税延伸草案(CBAM 2.0)拟将石油基PP/PE制品按碳价(当前为50欧元/吨)征收差价税,缩小与生物基材料成本差距。欧盟法规把“绿色”从品牌卖点变为“合规门槛”,倒逼供应链在短时间内完成包装材料转型。
消费者偏好转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与践行,消费者对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的品牌表现出明显的消费偏好。据调研,欧盟消费者购买美妆产品时,“可持续包装”成为仅次于产品功效的第二决策因素,7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生物基包装支付10%~15%的溢价。
随着欧盟法规条款对塑料制品的不断收紧,以及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改变,化妆品牌想要进入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50%的欧洲、北美和日韩地区市场,另寻出路成为必然选择。
标准日益严苛。生物基材料主要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核心原料,通过生物合成、加工炼制技术制备的生物醇、有机酸、烷烃等基础生物基化学品,和以此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基聚合物及塑料、化学纤维、橡胶等复合材料。当前,欧盟尚未统一生物基材料认证标准,但主流认证体系已形成市场准入门槛。
OK Biobased是比利时对生物基材料的环保认证,依据ASTM D6866标准检测评价生物碳含量和总碳含量,对材料实行星级区分,依次为1星(20%~40%生物碳)、2星(40%~60%生物碳)、3星(60%~80%生物碳)和4星(大于80%生物碳),是欧盟权威的生物基材料认证体系。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ISCC PLUS)通过使用“生命周期GHG计算工具”,核算生物基材料从生物质种植到产品出厂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RecyClass可回收性认证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塑料包装评估体系,依据塑料包装在整个废弃物管理流程中的兼容性(包括收集、分类、回收等环节),以及回收材料在初始应用中的再利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结果划分为6个等级:从最优的完全可回收(A级)到最差的完全不可回收(F级)。
生物基材料的创新实践
当前,生物基材料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前沿,吸引了全球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多家跨国企业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
欧莱雅、金佰利等国际企业已制定严苛的绿色包装战略,推动塑料包装实现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化,并进一步提升生物基材料或再生塑料在塑料包装中的平均占比。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与美国创新材料公司Origin Materials达成战略合作,将可持续的低碳足迹材料应用于香水和美妆产品包装。德国化妆品公司拜尔斯道夫在其化妆品包装中使用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的TRUCIRCLE“第二代”生物基材料组合的可再生PP,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国际化工巨头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巴西Braskem公司通过纤维素乙醇脱水技术生产生物基乙烯单体,进而合成包含HDPE、LLDPE、LDPE的全品类生物基聚乙烯产品,其生物基低压聚乙烯树脂的生物基含量最高可达96%,其巴西Triunfo工厂已扩至27.5万吨/年生物基聚乙烯。巴斯夫公司(BASF)已形成覆盖多领域的生物基产品矩阵,包括生物基1,4-丁二醇(BDO)及衍生的生物基多元醇、丙烯酸乙酯等,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塑料等下游产业。陶氏公司(Dow)则专注于生物基聚α烯烃弹性体(POE)、生物基丙烯酸乳液和生物基聚乙烯(Bio-Based PE)等三大生物基材料。
中国石化将绿色转型作为发展新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深耕可回收、循环利用、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等前沿领域。近年来,中韩石化和镇海炼化不断拓展生物基材料的应用范围,成功以餐余油和生物质石脑油为原料生产出生物基苯。其下游产品已进入欧洲市场,应用于高端材料如己二酸和尼龙66的生产。通过采用生物质平衡认证体系,相关产品的碳足迹相较于传统工艺降低了70%以上,充分展现了生物基材料在减碳领域的巨大潜力。
近日,中原石化实现国内首次规模化量产生物基聚烯烃产品,该产品以可再生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依托现有的18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经加氢裂化、聚合、裂解、分离等工艺,可制备生物基乙烯和丙烯单体,最终聚合形成生物基聚乙烯(Bio-PE)与生物基聚丙烯(Bio-PP),应用于包装、消费品、无纺布等行业,充分满足各领域对绿色材料的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化销华东”)将该产品推广至化妆品包装行业某国际龙头企业,成功将生物基树脂引入欧莱雅、LVMH等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供应链。
打造专家型营销团队为行业转型赋能
当前,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结构性深度调整,国际市场需求收缩与贸易壁垒攀升并存。在碳足迹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背景下,高端市场对化工原料的进一步法规限制和高门槛准入,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破局关键。相较于传统石油基产品,生物基材料迎来机遇期,但其市场推广需依赖专家型营销团队的核心作用。
突破技术传播壁垒是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化工行业特别是生物质材料领域专业名词众多、流程复杂,科普与解答消费者疑惑成为难点。专家型营销团队可通过构建“技术语言—市场语言”转化模型,将可再生油脂分子结构重组原理转化为“零碳足迹原料”“生物循环再生”等具象化价值主张,打通技术端与消费端的认知鸿沟,提升消费者对生物基产品的接受度与认同感。
筑牢国际市场信任体系构建多维认证解决方案。生物基材料全球化布局面临差异化认证壁垒,销售团队可通过法规动态监测、认证方案规划、技术标准适配,实现精准认证管理策略,为生物基材料拓展国际业务渠道,系统性构建市场公信力机制。自中原石化生物基树脂问市以来,化销华东积极开展相关认证并于2024年10月成功取得ISCC PLUS认证。当前,中原石化生物基产品已通过ASTM D6866标准检测,其生物基树脂含量达到89%(碳14检测法),同时推动产品通过欧盟REACH、美国FDA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在产品国际化进程中,联合客户和中原石化顺利完成欧莱雅集团的RPP900、LVMH集团的Black Lis等国际化妆品品牌法规问卷,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凭借绿色生态协同多元创新策略引领产业进阶。专家型营销团队凭借专业积累与市场研判能力,系统把握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有效链接原料供应端与化妆品包装生产企业。为加速推动中国石化绿色产品市场化进程,化销华东深入市场一线走访调研,把握国内外生物基树脂产业链动态,通过邀请行业头部客户参加高规格绿色产品推介会,联合中原石化多次开展高层走访,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客户试料难题,以定制化的包装与仓储解决方案打通产品流通全链条。此外,化销华东在应用技术服务平台发布多条产品推广信息,目前已组织12次送料服务,与行业多家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第一作者系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合成树脂销售部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