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23 08:11
近年来,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本质安全技术创新,在关键安全装备国产化替代方面成效显著,相关产品成本较国外降低30%~50%,关键阻火性能指标提高了35%,累计为企业降本超6000万元。
本报记者 谷成林 通讯员 陈国鑫
9月10日,青岛安工院自主研发的抽屉式阻爆轰型阻火器在胜利油田安装使用。该新型阻火器为有效解决复杂油气环境下的阻火器堵塞及清洗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长期以来,阻火器、呼吸阀、安全仪表系统等关键安全装备依赖进口,不仅采购成本高、周期长,而且后续维护也面临诸多制约。
安工院以扎实的技术进步为企业提质降本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在关键安全装备国产化替代领域持续发力、攻坚克难。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安工院成功实现了多类关键安全装备的国产化,其性能指标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我们研发的高性能阻火器、低泄漏呼吸阀、中小型SIS(安全仪表系统)等国产化装备,成本较国外进口产品降低了30%到50%。”安工院技术市场部负责人张杰东介绍。截至目前,这些国产化安全装备已在中国石化上中下游2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余万元。
降本不等于降标,安全底线容不得一丝动摇。安全装备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性能可靠是其最关键也最根本的要求。多年来,安工院始终秉持万无一失的研发原则,在推广应用每一项技术装备前都进行严苛的测试验证和实战考核。凭借过硬的研发实力,安工院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在守护装置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据悉,安工院研发的国产化管道阻火器、管端阻火器及各类特种阻火器,相比国外同类产品,售价降低了二分之一,关键阻火性能指标提高了35%,实现了本质安全前提下的成本优化。
未来,安工院将持续加大国产化替代技术攻关力度,围绕氢能安全等新兴领域,研发更多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安全技术与装备,将技术突破的成果更直接、更广泛地转化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