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人力

石科院 “粗粮细吃”高价值利用劣质重油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23 08:11

实现灵活炼油、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是石化企业维持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催化裂解技术、加氢裂化技术、轻烃转化技术为突破口,提升炼厂生产灵活性,增强其“炼油—化工”灵活转换能力,帮助企业塑造成本优势。石科院自主研发的重油催化裂解(RTC)技术,可以将储量大、成本低的劣质重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并能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在多产汽油和多产化工品间切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 陈子佩 通讯员 魏晓丽

9月16日,晨光初照,镇海炼化厂区内的重油催化裂解(RTC)装置已平稳运行整整100天。这个300万吨/年工业装置,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RTC技术,以连续稳定运行的优异表现,献上了一份扎实的百天礼。

劣质重油存量大、成本低。通过催化裂解技术加工劣质重油,生产高价值的丙烯、乙烯,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此类油品杂质含量高、难裂解,传统催化裂解技术难以高效处理。石科院通过持续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重油催化裂解(RTC)技术,攻克了重油加工难题,实现了加工劣质重油情况下丙烯产率的全球领先,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14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获专利授权15件。

“通过反应器的原始创新,我们解决了现有技术传质传热效率差、催化反应选择性低等难题,填补了我国利用劣质重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空白。同时,还提高了乙烯、丙烯产率,能够显著改善汽油产品的品质,实现降本和增效两手抓、两手硬。”石科院首席专家、第二研究室主任龚剑洪说。

工业实践结果表明,RTC技术在加工不同掺混比例的劣质重油时,加工流程及产品结构大幅优化,双烯收率提高6.63%,芳烃收率提高9.2%,实现催化柴油全部转化,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超13%,真正做到了“粗粮细吃”。

今年6月,两套300万吨/年RTC装置在镇海炼化先后开车成功,其加工新鲜重油的乙烯产率大于4.5%、丙烯产率大于19%,实现净化油浆多用途、高价值综合利用。新建的RTC装置除高效生产低碳烯烃外,还能够大幅度压减柴油产率,为企业化解成品油过剩危机提供了短流程、高效的技术解决示范方案。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