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胜利油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疆勘探近30年、开发建设西部工区20年,坚持不懈推动在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

全力建强胜利西部增储上产阵地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24 08:21

本报记者 阎茹钰 刘心睿

通讯员 王俊淇 张 锐

初秋的新疆,“丰”景如画。记者从克拉玛依出发一路向南,驶向位于准噶尔盆地边缘的胜利油田西部工区。即将抵达时,路旁整齐排布的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与巍然而立的抽油机相互映衬,共同描绘出一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好“丰”景。

好“丰”景的背后,是胜利油田西部工区开发建设人员的坚守。20世纪90年代,为贯彻落实国家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胜利油田跨越千里,从渤海之滨赶赴天山脚下,在这片3.7万平方千米的西部探区,寻找“百年胜利”的战略接续阵地。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2亿吨,生产原油1653万吨。其中,春风油田连续9年稳产原油百万吨以上,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增储上产阵地。

“这里几乎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胜利油田新春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其玉告诉记者,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埋深不是极深就是极浅,油藏类型不是超稠油就是超低渗,实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堪称世界级难题。

2010年,胜利油田以春风油田超稠油为主阵地,推进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攻关,创新形成HDNS(浅薄层超稠油热复合采油)技术、鱼骨状分支水平井提产配套技术等一系列“金钥匙”,成功打开高效开采大门,单井产能大幅跃升,区域油汽比提高了20%,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吃干榨尽”,并于2015年成功建成百万吨油田。

“这里采出的油,冬天像块石头,跺几脚都不变形,夏天卷起来就能抱走。”新春公司采油管理三区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包正强说。针对春风油田油藏埋深浅、原油黏度大、油层厚度薄等特点,他们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方案优化、精益管理,取得丰硕成果。如今的春风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已累计下降30%,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成为中国石化浅薄层超稠油高效开发的样板。

春风油田所在的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目前探明程度约30%,开发前景极为广阔。胜利油田副总地质师,新春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海中表示:“今年是新春公司开发建设20周年,我们将持续打好准噶尔盆地西部稳产保卫战、准噶尔盆地中部建产攻坚战、准噶尔盆地北部评价进攻战、规模增储突破战,全力推动规模增储和效益建产,将每一份资源价值都发挥到极致。”

新春公司采用“管理+技术+外包”的运行模式,坚持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统筹、数智化赋能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融合作用,凝聚起90余家参建单位的力量,以280人的队伍管理百万吨油田,用最精干的力量创造最大价值,是中国石化“油公司”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劳动生产率连年位居上游企业前列。

当前,为推进稠油规模开发降本增效,春风油田排609区块9号注汽站建设正全速推进,来自各参建单位的340余名建设者奋战正酣。作为参建单位之一的胜利建工公司首席专家李威说:“‘油公司’管理效能高,我们参建单位协作顺畅,合力明显增强。”

从一口井,到一座城;从一脉原油,到一方繁荣。在这片盐碱荒滩上,能源开发输送着工业的血液,更源源不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这里地处荒漠戈壁,我们来了以后,把油井、道路、楼房都建起来了。”新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得顺说。

新春公司带动施工建设、技术服务等3000余人在新疆扎根生产,生产生活依托周边城市、团场,有力拉动地方经济。2024年,新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注册所在地乌苏市全年工业总产值的44.4%,成为中国石化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见闻

资源有限 挖潜无限

阎茹钰

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尽最大努力获取资源、珍惜资源、经营资源、用好资源。迎着准噶尔盆地呼啸的风,记者站在荒凉的戈壁上,看到那些在此奉献青春的石油人,深切感受到了“珍惜”二字的份量。

胜利油田新春公司效益开发的背后,不是冰冷的产量数字,而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不舍”——不肯放过一块探区、不肯浪费一滴油、不肯虚耗一分投入。他们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把资源视作发展的生命线,用技术和匠心唤醒沉睡亿年的储量,在广袤戈壁上织就了一张集约高效的生产网络。

真正用好资源,不是简单地索取,而是一场与资源的深刻对话;不是盲目消耗,而是一次次耐心唤醒与科学开发。


( 责任编辑:蒋文娟 审核:高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