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既能创造价值 又能提升“颜值”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9-24 08:02

王 为

在黄蓝交汇的渤海湾畔,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的钻井平台上,晨曦微露时,早班钻井工人便已开启一天的忙碌。今年,这里新投产的3口油井,日产量均突破百吨。在创造可观价值的同时,公司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速推进绿色转型,实现了低碳发展与效益开发的双向奔赴。

海上低碳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强劲赋能。8月,胜利海域首个“单筒双井”项目——埕北22H井组圆满收官。该技术可在一个井筒内完成两口及以上井的施工,不仅大幅提升采油效率,还减少了采油平台占用面积与隔水套管使用量,资源消耗显著降低。从“少井高产”到“少平台高产”的跨越,既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又保障了油气田高效建产,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

钻井液被称作石油钻井的“血液”,其成本占整个钻井工程成本的比重颇高。自今年4月起,海洋钻井公司推广应用“氯化钙+辅助絮凝”新工艺,针对不同油井的井斜、水平位移特点制定钻井液个性化优化方案,同时结合参数优化,实现了钻井效率与节能降耗的双提升。截至目前,该工艺已应用于11口井的施工,在明化镇、馆上段地层作业中,平均单井生产周期缩短2.17天,口井平均钻井液米费降低15.7%。

海上低碳发展,装备管理同样重要。近年来,海洋钻井公司持续推进装备升级,先后淘汰8座老龄钻井平台及全部高耗能低效率设备,配备27台套自动化钻井设备,实现了高效节能装备的全面覆盖。

燃油消耗控制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公司针对性开展柴油机精益管理课题攻关,成立降低燃油消耗改善专项课题组。专家团队通过监测分析燃油消耗数据,梳理消耗规律、排查不合理消耗点,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冬季采取保温措施后改用0号燃油,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整动力机组运行状态,优化船舶加油流程以减少漏损,还组织专家与技能大师对柴油机进行全面体检。一系列举措下,每米进尺燃油消耗量同比下降2.2%。

“项目运行11个月,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466.89吨,相当于种植7万棵树的固碳效果。”海洋装备首席专家周卫鸣介绍道。顺应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趋势,他牵头推进平台电力系统分区网电应用。去年9月,公司在胜利七号平台开展“网电入海”试点,仅用15天便完成能源改造并成功并网,攻克了移动式平台电网接入的技术瓶颈,为传统海洋工程装备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海上低碳发展,物资管理亦是重要一环。海洋钻井公司搭建“物资共享调剂平台”,将钻井平台已落实采购的计划物资、现有储备中超过6个月无使用动态的物资、现场积压物资及工程余料全部纳入调剂范围,并实时发布相关信息。各平台提报物资需求计划时,系统会优先检索调剂平台信息,推荐使用可调剂物资。自今年6月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成功调剂物资87项、套管181吨、泥浆材料62吨,累计降低库存成本320万元。

目前,海洋钻井公司已立项研究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再利用、环保型泥浆材料应用等课题,同时启动桩西涉海业务一体化“零碳办公区”的设计与筹建工作。一幅全方位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的蓝图,正逐步从规划变为现实。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