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1 08:09
左侧为加装高压防刺套后的缓冲短节,右侧为改造前的缓冲短节。张远鹏 摄
问题
页岩油井在压裂后期钻塞施工中,高流速放喷液携带大量砂粒,对油嘴管汇后端的缓冲短节造成冲蚀。这导致缓冲短节本体及关键连接丝扣被刺烂损坏。设备反复损坏不仅带来高昂的更换成本,更在更换作业中埋下安全隐患。
创新点
针对缓冲短节刺漏难题,胜利石油工程井下作业公司试油13队创新研发高压防刺套,为缓冲短节穿上了防护衣。高压防刺套内径与缓冲短节内径相匹配,二者安装起来严丝合缝,能确保流道平滑,减少紊流。高压防刺套能将易损的丝扣部分完全包裹,并为钢圈密封面和前端法兰连接面提供有效保护。
效果
应用高压防刺套后,缓冲短节抵抗高速含砂流体冲蚀的能力显著增强,被刺坏的概率大幅降低,单井可节省成本5000元,同时降低了更换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郝 宁
10月3日,在利页6HF井场管汇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试油13队队长吴超带领队员为高压管汇油嘴端安装高压防刺套,进行油井钻塞前的准备工作。
“以前换缓冲短节,大伙儿心都悬着!在高压管汇旁操作,砂流像无数把小刀撞击着内壁,一个井下来刺坏七八个是常事。”吴超感慨。
如今,高压防刺套彻底解决了这一页岩油井钻塞施工难题。
页岩油井压裂后进行钻塞施工时,含砂液流以高压状态喷涌,专攻油嘴管汇缓冲短节的薄弱处。丝扣与本体连接部位首当其冲,往往数小时就会被刺穿报废。
“一口井平均损耗4到6个缓冲短节,单个成本超千元。最棘手的是,频繁更换作业存在安全风险。”该队老师傅许道强算了一笔账,今年利页区块施工高峰期,每日需在高压管汇旁操作更换缓冲短节十余次,安全压力较大。
今年4月,吴超家中厨房水管丝扣锈蚀漏水。当用生料带缠绕丝扣堵漏时,他突然联想到井场刺坏的缓冲短节:“能不能给这些铁疙瘩也穿件防护衣?”
次日,他召集技术骨干张光明等人组建攻关小组。
“想法是好,可井下的压力多大啊!普通的‘衣服’能扛住?”有人担心。
“关键是把最薄弱的丝扣部分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材料必须抗高压砂蚀。”
…………
头脑风暴过程中,吴超心里逐渐有了底。
说干就干。第一次试做的护套,就是个简单的铁筒子。套上去一试,效果不好,反而因为内径不匹配,让液流更乱了,砂子冲得更凶。大家有点泄气。
“哎,队长,你看这像不像摩托车的排气管?”队员张光明盯着失败品,突然冒出一句,“排气管烫,不都加个带喇叭口的防烫罩?咱这护套入口是不是也弄成个顺溜的喇叭口?”
这话点醒了大家!攻关小组重新画图、测量、下料。
新做出来的装置,大伙儿管它叫高压防刺套。很快,它就在利页5井的钻塞施工中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施工开始后,高压含砂液流咆哮着冲向管汇。吴超和队员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施工结束,泄压、拆卸。当高压防刺套被小心翼翼地卸下来露出里面的缓冲短节时,丝扣完好无损、光洁如新, 只有高压防刺套的表面留下了些许被砂粒冲刷的痕迹。
“成了!”欢呼声响彻井场。
这个不起眼的小套子,成本不过几百块,可一口井下来,就能少换好几个缓冲短节,省下5000元。更重要的是,大家不用频繁地在高压环境下更换被刺坏的缓冲短节了,降低了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