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石化杂志

“欧佩克+”持续增产背后的考量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10期 时间:2025-10-16 09:30

王能全

※ 今年3月以来,面对普遍认为的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和进入淡季的形势,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一改过去的减产保价政策,宣布持续增产,对此,主流分析意见认为,沙特此举旨在争夺市场份额、整顿组织纪律,以及改善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 分析认为,增产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对“欧佩克+”产量的分析表明,实际增产可能远比宣传的要温和,因为大多数成员国已经达到或接近满负荷生产,新的配额实际上不会为市场增加太多石油


随着“欧佩克+”中的八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增加石油产量,决定10月增产原油13.7万桶/日,主要产油国自今年4月起已连续6个月作出增产决定。舆论认为,“欧佩克+”八个主要产油国此轮持续增产,实际上是沙特重回争夺石油市场份额的策略,并以其为手段改善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欧佩克+”八国开始第二阶段的增产行动

9月7日,八个“欧佩克+”国家宣布再次增加石油产量。会议决定,2023年4月和11月宣布额外自愿减产的“欧佩克+”国家,即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鉴于稳定的全球经济前景和低石油库存所反映的健康的国际石油市场基本面,决定从2023年4月宣布的每天165万桶额外自愿减产中,实施每天13.7万桶的产量调整,这一调整于2025年10月实施。

在这次会议的决定中,八个“欧佩克+”国家还表示,165万桶/日的产量可能会部分或全部恢复,这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并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各国将继续密切监测和评估市场状况,在继续努力支持市场稳定的过程中,重申采取谨慎态度和保持充分灵活性的重要性,以暂停或扭转额外的自愿产量调整。

2025年“欧佩克+”八国增产的背景和过程

从4月1日开始的2025年“欧佩克+”八个国家的增产行动分两个阶段,涉及“欧佩克+”近年来两个重大的减产行动。

1.2020年以来的减产行动

受2020年3月暴发的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石油需求断崖式暴跌,2020年4月12日,第10届“欧佩克+”部长级(特别)会议决定,自2020年5月起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行动,每天减产970万桶。2021年10月4日,面对从欧洲蔓延全球的能源危机和不断上涨的石油及能源价格,第21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从2021年11月起每天增产40万桶。2022年10月5日,第33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从当年11月起每天减产200万桶。

除集体减产之外,2023年4月2日,沙特、俄罗斯等九国宣布,从2023年5月起自愿减产165.7万桶/日;2023年11月30日,沙特、俄罗斯等八国,又宣布从2024年1月起自愿减产220万桶/日。

2024年6月2日,第37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沙特、俄罗斯等八国决定,将每天220万桶的自愿减产延长至2024年9月底;2024年12月5日,第38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沙特、俄罗斯等八国决定,将每天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期延长至2025年3月底。

2.2025年4~9月,“欧佩克+”八国增产的第一阶段

2025年3月3日,就在沙特、俄罗斯等八国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即将到期时,在国际石油价格高度承压的背景下,面对市场对其可能继续维持减产的预期,沙特和俄罗斯等八国却突然宣布,自4月1日起增加石油产量。这次会议上决定的4月增产数量为13.8万桶/日。4月3日,八国再次决定,5月同等规模增产,即增产13.8万桶/日。

5月3日,“欧佩克+”八国第三次宣布增产,此次增产的幅度大幅度增加,6月增加的产量为41.1万桶/日,即相当于4月、5月增产量的3倍。5月31日,“欧佩克+”八国又宣布了同样的增产决定,即7月增产41.1万桶/日。2025年6月和7月,“欧佩克+”八国合计增产82.2万桶/日,加上4~5月的增产,累计增产为109.8万桶/日。

7月5日,“欧佩克+”八国再次决定提高增产幅度,宣布自8月增产54.8万桶/日,相当于4月增产量的4倍。8月3日,八国又宣布9月增产54.7万桶/日,维持了8月的增产幅度。8月和9月合计增产109.5万桶/日,加上4~7月的增产,累计增产为219.3万桶/日。至此,2023年11月“欧佩克+”八国的自愿减产量得到了完全回调。

3.2025年10月,“欧佩克+”八国增产的第二阶段

在9月7日会议上,“欧佩克+”八国决定,10月每天增加产量13.7万桶,此举标志着继2023年11月每天自愿减产220万桶的产量在恢复之后,“欧佩克+”八国又开始2023年4月165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行动。

关于2023年4月的这次自愿减产行动,没有任何官方文件或公告。2023年4月3日,第48届“欧佩克+”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会议的公告中,提到了这些国家的自愿减产情况。根据这次会议的公告,减产的国家共有9个,自愿减产的数量为165万桶/日。2023年11月30日,在第36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举行的同时,沙特、俄罗斯等国宣布,从2024年1月1日起自愿每天减产220万桶,这次宣布再自愿减产的国家共8个,分别为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没有加蓬。自此日起,涉及每天165万桶自愿减产的国家,一般就是指这八个国家,与每天再自愿减产220万桶的国家完全一致。

2023年11月30日,与第36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公告同时发布的有关沙特、俄罗斯等八国每天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消息中,确认2023年4月的上述减产延长至2024年底。2024年6月2日,第37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的八国自愿减产情况通报中,确认将2023年4月宣布的165万桶/日额外自愿减产延长至2025年12月底。2024年12月5日,第38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期间,沙特、俄罗斯等八个自愿减产的国家举行会议,确认将2023年4月宣布的165万桶/日的额外自愿减产延长至2026年12月底。

在2025年4~9月的6个月增产、完成恢复2023年11月宣布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的产量之后,从2025年10月开始,沙特、俄罗斯等八国将恢复2023年4月宣布的165万桶/日自愿减少的石油产量,从而开始了“欧佩克+”八国减产回调的第二阶段行动。

沙特主导增产的目的是市场份额和政治资本

从2025年3月3日宣布增加产量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面对普遍认为的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和进入淡季的形势,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为何一改过去的减产保价政策持续增加石油产量?对此,行业和市场人士有很多分析,主流意见认为,沙特此举旨在争夺市场份额,以及改善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目前市场环境下增加产量应该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影响可能是微弱的。对“欧佩克+”产量的分析表明,实际增产可能远比宣传的要温和,因为大多数成员国已经达到或接近满负荷生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5年3月,就在开始解除第一层减产之前,该组织的产量达到3183万桶/日,仅比9月的3288万桶/日的产量目标低100万桶/日。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几个“欧佩克+”成员国,特别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和伊拉克,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产量配额,7月这三国共超9月的配额约50万桶/日。因此,新的配额实际上不会为市场增加太多石油,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指导方针只是在追赶实际情况。

然而,对沙特来说,增产意义重大。沙特的产量将从3月的907万桶/日增加到9月的998万桶/日。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其拥有的剩余产能约为220万桶/日,远超任何其他“欧佩克+”成员国。

根据目前正在解除的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各自减产约50万桶/日。但鉴于西方严厉的制裁限制了对新产能的投资,俄罗斯几乎没有闲置产能。因此,沙特将从这一回调中受益最多,因为沙特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美国页岩油公司面对油价下跌需要放缓钻探活动的情况下。

本轮增产政策也被视为沙特作为“欧佩克+”领导者正在寻求重申该组织的纪律。西方媒体称,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是“欧佩克+”最初减产的策划者,在花费数年时间与该组织内部崩溃的纪律作斗争后,现在似乎坚定地回到了主导地位。同时,增产的新举措使沙特有能力获得宝贵的政治资本,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欧佩克降低油价,沙特现在可以证明他们正试图做到这一点。

增产政策同时被视为沙特以此支持其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系。消息称,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计划于11月访问华盛顿。此前,特朗普在5月访问了沙特,当时沙特政府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而美国政府同意向沙特出售价值1420亿美元的一揽子武器。

行业人士认为,“欧佩克+”的新产量目标不太可能显著影响石油市场,也可能不会大幅度改变油价,但由于地缘政治背景,仍可能产生长期的影响。

作者系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委员

( 责任编辑:李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