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10期 时间:2025-10-16 09:30
纪尧华
杭州炽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提要:炽橙科技认为,真正的敏捷创新,根植于一个能够打通数据孤岛、融合物理与数字世界并赋能个体智慧的底层交互基础设施。超真云CZY3D工业智能交互底座以其“超真沉浸、智能交互、敏捷架构”的核心特性,为工业行业的敏捷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实践载体。
AI 阅评
本文展示了炽橙科技超真云CZY3D工业智能交互底座的技术价值,结合与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合作的实践成效,阐释了工业智能交互底座为工业行业敏捷创新提供坚实载体的观点。同时提出“技术底座是骨架,创新文化是灵魂“的理念,分享炽橙科技在推动敏捷创新过程中强调的三大组织哲学,为传统行业推进敏捷创新提供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抓手。
工业革命的每一次浪潮,其本质都是范式(Paradigm)的转移。从机械化、电气化再到信息化,我们见证了生产工具与生产关系的持续重构。当下,我们正置身于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水区。传统的线性、封闭、长周期创新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与技术的高速迭代,敏捷创新作为一种强调快速响应、迭代试错、跨域协同的新范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前瞻的战略眼光,更要有将创新思想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组织韧性与技术载体。
炽橙科技认为,真正的敏捷创新,根植于一个能够打通数据孤岛、融合物理与数字世界并赋能个体智慧的底层交互基础设施。这正是我们研发超真云CZY3D工业智能交互底座的初心与使命—它并非单一产品,而是孕育创新的土壤,是驱动工业系统从“机械执行”向“有机生长”跃迁的哲学载体。
CZY3D底座:敏捷创新的技术哲学与架构
工业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机共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在于数据、知识、决策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CZY3D底座的设计哲学,在于构建一个统一、开放、可演化的“数字现实连续体”,使信息能够以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方式无缝流动与交互。
1.超真沉浸:从“可视化管理”到“可感知运营”
传统三维可视化往往停留在静态模型展示层面。CZY3D底座通过融合高精度三维几何建模、物理属性绑定(如材质、温度、压力)与实时物联网数据流,构建了与物理实体完全镜像的动态数字孪生体。操作者可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多种终端“进入”数字世界,不仅能直观查看设备外观,更能“感知”其内部状态、能流、信息流的实时状态。这种“超真”体验,极大地降低了认知门槛,将抽象的工业数据转化为具象的物理感知,实现了从“看报告”到“临其境”的认知升维。
2.智能交互: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理解人”
CZY3D底座集成了多模态智能交互引擎,支持自然语言对话、手势识别等。这意味着,员工无需学习复杂的专业软件操作,即可通过对话的方式询问“催化裂化装置3号反应器的当前温差是多少、历史同期对比如何”等问题。系统不仅能语音回答,还能在三维场景中高亮定位该设备,并弹出趋势曲线。这种交互模式的变革,其哲学意义在于技术开始具备一定的“主体间性”,能够理解人的意图,从而将人从烦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聚焦于更高价值的分析与决策。
3.敏捷架构:从“刚性系统”到“柔性生态”
底座采用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所有功能模块(如模型渲染、数据分析、AI算法)均以服务形式提供,支持按需调用、灵活组合。企业可以根据特定场景(如设备巡检、应急演练、员工培训)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定制化应用,而无需从零开发。这种架构赋予了系统强大的适应性与演化能力,使得创新能够以低成本、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续发生,真正实现了“敏捷”的技术内涵。
案例深析:某炼化基地智能巡检与应急指挥系统的敏捷实践
以下以炽橙科技与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合作实施的“数字孪生智能巡检与应急指挥系统”为例,详细阐述工业智能交互底座如何赋能石化行业的敏捷创新。
1.项目背景与痛点
该基地占地面积广、装置结构复杂,传统人工巡检存在诸多痛点:效率低,巡检员需携带大量纸质单据,按固定路线巡查,数据记录滞后;风险高,高温高压等环境状况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依赖经验,异常判断高度依赖个人经验,难以标准化、可传承;应急响应慢,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等险情,多方协同指挥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严重。
2.基于CZY3D底座的解决方案构建
炽橙科技以CZY3D底座为核心,在3个月内快速构建并部署了整套系统:
(1)全要素数字孪生体构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已有工程数据,完成了全厂区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实景模型,并与近10万个物联网测点(温度、压力、振动、视频)实时关联。
(2)AR智能巡检终端开发:为巡检员配备搭载定制应用的AR眼镜。当其行走在装置区时,眼镜界面会自动叠加显示眼前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历史维修记录、操作规程要点。系统预设巡检标准,巡检员可通过语音完成状态确认(正常/异常),发现异常时,可通过手势操作快速拍照、录像并标注,数据实时回传至中心数据库。
(3)AI预警与决策支持:底座集成的AI算法引擎,对回传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可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对于已发生的异常,系统能自动匹配应急预案,并在三维场景中动态推演事故影响范围,可视化展示疏散路线、关键阀门位置、应急资源分布,为指挥者提供决策依据。
(4)多方协同指挥平台:在应急情况下,现场人员、中控室专家、指挥中心领导可通过同一三维场景进行音视频通信与协同标注,实现“一张图”指挥,确保指令清晰、行动一致。
3.实施成效与价值
系统上线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巡检效率提升50%以上,数据录入自动化率达90%;实现了对3起潜在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避免了非计划停车,估算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应急响应决策时间缩短约70%,极大增强了安全保障能力;形成了可复用的数字资产,该基地已基于同一底座,快速拓展了新人沉浸式培训、虚拟开车等新应用。
这一案例深刻表明,CZY3D底座作为敏捷创新的载体,其价值不在于替代人,而是延伸人的感知、增强人的智慧、协同人的行动,最终在高风险、高复杂度的工业场景中,构建起一种新型的、高效可靠的人机融合智能体系。
数字化转型对石油化工行业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促进技术融合应用、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产业链协同等具有深远意义。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工程,它既需要前瞻性的技术架构作为“硬支撑”,又需要与之匹配的创新文化作为“软实力”。炽橙科技的超真云CZY3D工业智能交互底座以其“超真沉浸、智能交互、敏捷架构”的核心特性,为石化行业的敏捷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实践载体。
创新文化的土壤:支撑敏捷落地的组织哲学
技术底座是骨架,创新文化则是灵魂。炽橙科技在推动敏捷创新过程中,始终强调三大组织哲学:
一是容错与迭代的文化。炽橙科技设立“创新沙盒”机制,鼓励团队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快速原型验证。CZY3D底座的许多突破性功能,都源于一次次“失败”的尝试。炽橙科技坚信,创新的路径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涌现出来的。
二是跨职能的“特战队”模式。针对重大客户项目,炽橙科技打破部门墙,组建由软件工程师、3D美术师、行业专家、交互设计师构成的“特战队”。这种扁平化、项目制的组织方式,确保了对客户需求的极速响应与高质量交付。
三是与客户共创的“伙伴哲学”。炽橙科技视客户为共创伙伴,而非简单的买卖方。与客户进行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共创伙伴的定位能确保公司的技术研发始终紧扣行业最真实、最迫切的痛点。这种深度共生关系,是CZY3D底座能够持续进化、保持行业领先性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