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3 08:17
王 欣
“董书记,我这网站全打不开,您给看看怎么回事儿!”10月8日一大早,石工建中原设计公司濮阳区域项目部设计人员杨丙策抱着主机冲进党支部书记董剑峰的办公室时,董剑峰正蹲在地上拆电脑。办公室里像是个电器铺子——桌上摞着3台笔记本电脑,墙角堆着打印机,连沙发缝里都塞着各式各样的钳子、锥子。
董剑峰停下手中的工作,接过主机笑道:“你这个简单,先给你整。”说话间他已利索地拆开机箱,手指在主板接口处轻轻一捻:“网卡金手指氧化了,拿橡皮擦蹭蹭就成。”这类技术活儿他早已驾轻就熟,自从单位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位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就变成了“第二设备间”。
这个靠电脑吃饭的设计单位,设备出点毛病就跟钻机卡钻一样要命。去年腊月二十八,财务部电话线突然中断,年终结账在即,眼看工作要耽误。他索性钻进工位角落,对照手机视频现学现干,花了两个小时对接线路。出来时,他的工装沾满灰尘,手里攥着接好的水晶头,笑着直喊:“通了通了!”
从那以后,大家都称他为“懂书记”。“有事找‘懂书记’”也就成了同事们的口头禅。
董剑峰给共享文件夹起名“百宝箱”,存放各类驱动软件,方便员工下载安装;将会议设备IP地址编成类似油田井号的序列,便于记忆管理。
“懂书记”兜里长年装着三样宝:改锥、网线钳、润喉糖。哪儿网线松了抄起钳子就捋,电脑死机掏出改锥就调,碰上急活儿嗓子冒烟了,剥颗糖含着,继续跟问题死磕,愣是将“砖头精神”砌成了守护事业、服务群众的坚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