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4 09:21
本报讯 记者王维东报道:胜利油田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资源高价值利用,突出“吃干榨净”推进效益开发,深化一体化合作,全力实现产能建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月至9月,常规油藏新建产能140.2万吨,同比增加10.6万吨。
充足的井位储备是产能建设的“弹药库”。胜利油田按照“油藏研究不停、方案编制不停、井位储备不停”原则,超前进行地质研究、油藏描述、方案论证和编制储备,根据新井是否具备投资、环评、设计、工农“四同时”条件,把井位资源仓分为运行库、实施库、一级储备库、二级储备库,全过程追踪井位审批进度,促进井位加快释放。
为了实现连续均衡生产,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经纬公司坚持“大生产、大运行”一体化统筹资源,加快装备搬迁、安装、钻井、压裂、试油各环节无缝衔接,跑出产能建设“加速度”。截至目前,钻机保持“钻1看1备3”常态化运行状态,钻井周期比去年缩短5.2%。
当前,胜利油田的建产阵地逐步转向砂砾岩、滩坝砂、基山砂岩体等低渗油藏,效益建产难度加大。锚定资源高价值利用,胜利油田牢固树立“少井高产”“无效益井一口不打”的开发理念,持续加强技术迭代创新,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配套完善不同油藏类型的提产工艺技术,助力高效建产。同时,加强方案全过程迭代优化,对已审批的井位开展“回头看”,坚持高效先行、低效缓行、无效禁行,对产能建设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不断提高产能建设质量。
胜利油田把海上油田“千方液、百吨井”大幅提产经验推广应用到陆上油田,制定27项重点管控指标,全过程实施油层保护和质量管控,提升方案编制水平,引领不同油藏类型产能建设区块高效动用。针对滩坝砂油藏储层物性差、油层跨度大难题,采用“压驱补能、压裂引效”的开发策略,压驱过程中根据压力响应,进行差异化压裂设计,优化适配压裂规模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动用地下储量。针对排609区块埋藏浅、地层疏松、储层灰质发育等难题,攻关形成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实现从直井到水平井再到分支井的跨越。
本报讯 上海工程公司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拓展内外部优质市场,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截至9月底,公司各项指标稳中有进,生产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工程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寻源力度,系统规划布局绿色燃料、高性能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探索“敏捷创新”模式,推进柔性中试平台建设,强化产销研用一体化攻关。加强与在沪高校、研究机构和地方国企合作,协同培养高端领军人才,聚力打造专家型管理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探索打造数字孪生工厂,一体推进工程AI化和AI工程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统筹拓展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深入实施“1+N”市场战略,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跨领域合作力度,推进海上风电耦合制氢、生物沼气全碳应用制绿醇、低成本化工单体技术等开发落地,着力延伸业务链产业链,持续做大传统市场基本盘。强化内外联动,坚定不移走好国际化经营之路,重点推进海外重点项目实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科技引领,在油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攻关,大力推动新技术落地应用,努力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坚持精益管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深化业财融合,完善管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牢固树立全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作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打造专业、可靠的项目全生命周期“上海工程解决方案”,助力炼化企业管控建设成本、提升投资价值。统筹发展和安全,明晰责任、压实责任,全面提升QHSE水平;严密防范经营风险,做好全流程风险防控;持续抓实设计本质安全,积极推进工艺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标准工作;加强承包商和现场作业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钟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