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钻井营地的“房客”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5 08:17

钱晨来 蒋如高

一对雌雄燕子,四个可爱宝宝,在营区餐厅的屋内安了家,与钻井队的小伙子们朝夕相处,和谐共生。

初夏时节,华东石油工程公司50803队搬迁至吉林松原境内的查干花镇,瓦蓝的天空低垂着白云,与遍地野花连成一片。营区餐厅就位没几天,就被一对燕子夫妻“相中”了。

接下来的日子,掀起了一场劳动竞赛,钻井工人忙着安装设备,双燕不停地衔泥筑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美丽的查干花草原上,白居易的诗句仿佛变成了现实。

“给它们留个门吧。”为了尊重和鼓励燕子的劳动,钻井队长张维做了一个决定。自此,餐厅的大门24小时虚掩着,铁门上还张贴了一张“燕子通道 请勿关闭”的提示语,这是石油人对它们的承诺。

草原上的玉米高过膝盖时,四只雏燕破壳而出,“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每天的饭点,成了工人们最期待的“观鸟时刻”。升级为宝爸宝妈后,燕子夫妇变得更加勤快了,每一次掠过头顶的翩翩身影,都是钻井工人眼中的风景。

待到玉米长到半人高,钻井队也进入了施工后期。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工人们已经养成轻手轻脚的习惯。暴雨天气里,会检查一下门窗是否通畅;打扫卫生时,会主动避开燕子喂食时段。“它们还是咱队的义务灭虫员呢。”柴油机大班孙梅浩发自内心的欢喜。张队长的记事本上标注着“雏燕预计出巢日”“小翅膀们飞起来了”“希望暴风雨来得晚一些”等,字里行间是满满的关心。

随着设备搬迁的临近,如何确保燕子一家安全离巢,成了全队员工的“操心事”。技术员小张查阅鸟类资料,确认幼燕约20天即可离巢,后勤组便放慢了“锅碗瓢盆”的打包节奏。“燕子敢在钻机轰鸣声里安家,是信得过咱石油工人。”钻工小王的一席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一个多月后,钻井队正式撤离草原。工人们默默地把餐厅房装在最后一辆货车上,门缝处垫了几张旧报纸,一如既往地虚掩着。大家在静静等待着,或许明年开春吧,又会有谁家的新燕衔泥而来……

(作者来自华东石油工程)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