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既重成长速度 又重人文关怀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6 08:11

张 铭

当下,部分企业面临青年员工“引得来却留不住、用得上却长不快”的困境,而十建公司以“导师带徒、实践淬火、关爱护航”构建的“三重赋能”体系,精准破解了青年员工培养难题,为亟须激活青年员工活力的企业提供了一套“既重成长速度,又重人文关怀”的可借鉴方案。

导师带徒,是打通青年员工能力转化的“关键枢纽”。刚入职的青年员工,往往面临从书本到现场的能力断层。若“导师带徒”流于形式,易出现师傅照本宣科、徒弟被动听课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会”。事实上,“导师带徒”并非孤立的技能传授,其核心是让青年员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真本领,搭建起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再到技术创新的转化桥梁,助力青年员工从“新手”快速成长为“能手”。

实践淬火,是锻造青年员工综合素养的“核心熔炉”。对青年员工而言,在基层是“熬日子”还是“长本事”,是一道关键选择题。企业需将基层岗位从“苦差事”转变为“练兵场”,帮助青年员工拓宽能力边界。基层岗位不仅是检验能力的“试金石”,更是锻造青年员工的“炼钢炉”。唯有让青年员工在实战中淬硬本领、炼强心智,才能实现人才成长与企业攻坚创效的双向成就。

关爱护航,是筑牢青年员工归属感的“温暖基石”。对于在偏远地区企业工作的青年员工来说,工作压力尚可承受,但“他乡作客”的疏离感与“后顾之忧”也会随之而来。企业需用精准关怀化解这些问题,通过搭建高效沟通桥梁,解决青年员工在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难题。青年员工的成长,既需要能力提升的“硬支撑”,更需要情感慰藉的“软关怀”。只有让青年员工安身又安心,他们才能把他乡当故乡,把企业事当成自家事。

企业如何与青年员工实现“双向奔赴”?青年员工需要的不是虚无的“画饼”,而是“能学到真本事、能看到上升路、能感受到温暖”的成长环境。当企业愿意搭建实战舞台、打通成长通道、营造温暖氛围,青年员工便会以过硬本领、奋斗姿态、持久坚守回报企业。这既是青年员工成长的沃土,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