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6 08:38
谢 江 胡 鹏 黄宇思
油气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700万吨,新增油气三级储量创新高,整体运营效能持续提升……江汉油田持续深化改革,激发了老油田新活力。
近年来,江汉油田积极贯彻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全力消除制约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举措,发展质量、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今年前9个月,油气产量超计划运行。
推动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开启新模式
“没有中间层级,直接对接现场。”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维修一班班长李伟说,“如今任务直达个人,通过信息化平台全程跟踪,效率和质量一目了然。”得益于厂直管班组改革,清河采油厂人均产量大幅增长,组织效能指标位居中国石化上游企业采油厂前列。
厂直管班组是江汉油田推进现代油公司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针对管理层级、业务流程、管理人员等方面瓶颈,该油田逐步撤销采油厂下属管理机构,将管理职能全部上移至采油厂层面,将“厂—矿—队—班组”管理模式变为“厂—班组”直接管理模式,有效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实现瘦身健体。
与此同时,江汉油田还扎实推进岗位标准化建设,对采油厂管理职能进行模块化归集,组建生产指挥、技术管理、党群管理、经营管理“四大中心”,设置标准化大岗位,由厂分管领导担任中心主任,直接管理岗位,将以往的“厂领导—科室—岗位”管理模式变为“厂领导—岗位”管理模式,实现采油厂等油田二级单位的职能部门大幅精简,数量缩减44.1%。
优化人力资源,价值创造激发新动能
10月12日,江汉采油厂员工何鹏来到湖北石油后湖加能站工作,他是江汉油田首批16名到湖北石油工作的员工之一。江汉油田富余人员会进入人力资源中心,通过外闯市场等方式,构建良性循环机制,让员工合理流动起来。
江汉油田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深化“三能”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岗位合同“两个合同”管理,建立以岗位合同推动岗位流动、以岗位流动推动人力资源优化的机制,让每名员工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加大竞争性选拔、末位调整和不胜任调整力度,让各级组织在优秀“领头羊”的带领下保持生机活力。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江汉油田对采油气单位实行量化积分管理,将绩效工资与人均量化积分挂钩,拉开收入差距,引导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形成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
落实一体化部署,产能建设打开新局面
复兴油田兴页L213-6-1HF井试获日产油当量203.7吨的高产油气流,刷新复兴油田页岩油井产量纪录;红星地区吴家坪组红页9HF井获高产,推动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向超深层拓展……在攻坚创效的主战场,老区新区齐头并进,增储上产捷报频传。
随着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生产组织形式亟须进一步优化。该油田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上游企业一体化协同部署,与石油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单位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新模式,推动提产降本增效工艺攻关突破、适应性装备工具升级迭代。截至目前,天然气产能建设效能大幅提升,平均钻井周期明显缩短,压裂效率有效提高。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江汉油田还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打造跨单位、跨层级、跨领域的矩阵式、敏捷型团队攻关模式,破解了多个制约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难点。2024年,6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