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客户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是方秀清的工作信条。从仪征化纤一名普通业务员出发,到有机化工领域的营销专家,再到横跨改性塑料与家电两大行业的服务标杆,方秀清用30年销售积淀与满心热忱,诠释了中国石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服务理念——

“金牌姐姐”方秀清的服务密码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7 07:56

何翔任/文 宋 磊/图

“我们有3000多个供应商,战略供应商十来家,但是中国石化和我们是最紧密的,反应迅速、服务最优!”9月15日,金发科技广州总部,采购部副部长沈发强告诉记者,“方姐是服务客户的金牌姐姐。”

在石化行业产能爆发、竞争加剧的转型关口,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开启战略客户服务改革,大客户总监岗位应运而生。从仪征化纤一名普通业务员出发,到有机化工领域的营销专家,再到横跨改性塑料与家电两大行业的服务标杆,方秀清用30年销售积淀与满心热忱,诠释了中国石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服务理念。

破局者

跨界出征的 “闯将”

2023年8月,化工销售公司大客户总监岗位首次公开招聘,来自化销华东的营销专家方秀清毅然报名。彼时,她面临双重挑战:非合成材料专业出身的“跨界短板”,以及即将退休之际与30多位年轻专业应聘者的正面交锋。面试时,有评委带着疑问:“你是不是走错门了?”“我就是干这个活儿的!” 她的笃定与激情,以及她身上“百折不挠的钻劲和黏劲”,最终让她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任之初,方秀清便背着双肩包走进金发科技总部。这个刚接手的全球改性塑料龙头企业,连同后来的海尔、美的等6家行业头部客户,构成了她的服务版图。“客户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是她的工作信条——在金发科技,她争取到“专属”工位,从门卫到高管都能熟稔招呼;为对接海尔高层,她在火车站见缝插针抢抓交流时机;与普利特负责人初遇时,她在机场候机大厅完成首次深度沟通。

“年龄不是障碍,真诚最有力量。”面对客户团队中大量的90后、00后,方秀清主动融入,教新入职的采购专员对接流程,为年轻员工提供职场咨询,甚至记住了每个人的业务痛点。金发科技采购部聚烯烃采购组长坦言:“无论是面对客户时的耐心倾听,还是推进事务时的资源协调,她都展现出极强的主动性和执行力。此外,她乐于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她都会主动提供帮助。”

服务者

客户身边的 “百事通”

“客户是咱自己人”,这句挂在方秀清嘴边的话,是她服务哲学的生动注脚。她打破传统出差交流模式,以“驻厂服务”深度洞察需求,用“首问负责”闭环解决问题,让“管家式服务”成为中国石化的新名片。

2023年下半年,金发科技ABS采购经理深夜求助,因产能波动面临原料缺口。方秀清当即联系华东区域产品经理与高桥石化,从当晚到次日正午,十余次沟通协调,最终为客户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即使满足不了全部需求,也要让客户看到200%的努力”,这是她的服务底线。

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解决“老大难”问题的能力。金发科技提出包装定制化需求一直未果,方秀清直击症结,组织生产企业与金发科技15人联合办公,在现场勘查后次日便敲定解决方案;在海尔采购PS业务划转期间多方意见难以统一,她找准关键决策人,通过线上专题会解决分歧,推动业务交接。“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国企服务的无限可能。”美的采购中心经理的评价道出了客户心声。

在技术服务领域,方秀清化身 “市场红娘”。她牵头组织中国石化产销研团队与金发科技开展首次总对总技术交流,100余人参会形成20余项开发计划,其中抗虎皮纹材料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保险杠生产。茂名石化研究院技术专家深有感触:“她让我们直接对接终端需求,新产品开发准确性得到较大提升。”

协同者

产销研用的 “纽带”

大客户总监的核心价值,在于搭建多方协同的桥梁。方秀清创新构建“同频共振”工作机制,在客户、化销、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架起高效沟通的纽带,让产销研一体化优势充分释放。

在内部协同上,她推动区域公司经验共享,建立“问题清单—方案制定—落地跟踪”工作机制。针对不同区域间的业务差异,她组织案例交流会,让好做法快速复制推广,完善标准服务方案。中科炼化生产技术部工程师形象比喻:“她就像会说话的桥梁,既能传递客户需求,又能协调内部资源,把各唱各调变成合唱共鸣。”

产品研发领域,她打造“线上 + 线下”双轨交流平台,组织研发人员定期与客户对接,及时疏通流程堵点。在她推动下,中国石化与金发科技建立扁平化沟通群,生产、物流、研发人员直接对话,沟通效率有效提升。2024年,双方联合开发的多个新产品项目落地,助力金发科技实现原材料国产化替代目标。

资源保障方面,她为6家大客户量身定制“一户一案”保障计划。每次系统内生产企业检修之前,她都会主动对接客户与企业,敲定资源保障计划。当装置遇到突发情况时,无论多晚她都会尽快摸清状况,准备出几套可行方案。“她不仅解决眼前问题,更站在我们的角度帮忙想出应对不同情况的方案。”海尔采购部负责人如此评价。

传承者

团队成长的 “灯塔”

“独行快,众行远。” 作为拥有30年经验的“老石化”,方秀清担当着良师益友的角色,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一代。

在客户企业,她是年轻采购人员的“引路人”。金发科技新岗员工怯于对接时,她当场拨通区域销售负责人电话,承诺“24小时响应”,帮新人建立信心;在中国石化内部,她是青年客户经理的“导师”。年轻人跟着她出差时,总能有所收获:“方姐提醒我提前做好各种功课,提早半小时到客户公司,细节里藏着专业;教我如何打破各种壁垒,一步步推动目标达成。”

她的学习热情更感染着身边人。为更好地与外商交流,通过半年突击学习,她的英语水平基本满足内外贸要求;接手家电行业后,她先是啃下白电产业链基础知识,再向系统内外的专家和客户深入请教,以便交流时能精准对接客户技术需求。“每天都要看行业动态,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也带动身边的同事和伙伴不断丰富自己的客户服务“技能包”。

如今,方秀清的服务效应持续发酵: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头部企业主动扩大合作规模;团队能力不断增强,她带教的客户经理成为区域骨干;协同机制日趋完善,中国石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从产品供应延伸到联合研发和产业链融合。正如化工销售公司领导所言:“要不吝于用小事积累信任,让客户看到中国石化的变革决心与动作,将战略客户与我们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从跨界出征到行业标杆,从个人攻坚到团队赋能,方秀清在大客户总监岗位上,用闯劲打破壁垒,用真心赢得信任,用智慧凝聚合力。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这位“金牌姐姐”正带着她的服务密码,书写着更多协同共赢的新篇章。

记者手记:

在金发科技广州总部的办公区见到方秀清时,她正在紧张忙碌着,金发科技的采购人员不时过来和她交流几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方姐”。“我更像一个总枢纽,左边连着公司的资源,右边连着客户的需求。”方秀清笑着说。

当前,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市场竞争早已跳出单一产品性能比拼的范畴,转向研发、生产、供应、服务全链条的价值较量。扎根化工销售一线30年,方秀清的成长轨迹,恰是企业从“卖产品”向“创价值”转型的缩影。

从普通业务员到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的专家,她的秘诀是用脚步丈量服务温度。有的人坐在办公室等订单,她却常泡在客户的生产车间,听设备轰鸣、看生产流程,从细节里捕捉客户没说出口的需求。“真正的服务不是等客户找上门,而是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采访前一晚,方秀清为了对接客户的紧急需求,加班到凌晨,一大早又提前到公司梳理解决方案。她的脸上仿佛看不到疲惫,“干这行,热爱比什么都重要”。她的语气里满是激情。

如今,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与服务双轮驱动。销售公司的转型实践证明,把客户需求放在心上,与客户同频共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方秀清的故事,不仅是这家企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更给整个化工行业提供了一份“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教材——当企业把“创价值”放在比“卖产品”更重要的位置,收获的不仅是订单,更是长久的信任与行业的未来。

( 责任编辑:刘小溪 )